• 3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請益


ayz847 wrote:
母基金之費用有申購...(恕刪)

大大真專業,我在業內的都沒你那麼專業

不過....我也不會去推這種基金就是了,所以我完全不想搞懂它
nomorelife wrote:
我在業內的都沒你那麼專業 ...(恕刪)

你誠實告知,我也誠實告知。
我是在業內退休的 老老業內。

ayz847 wrote:
你誠實告知,我也誠...(恕刪)

原來大大也曾經是合法的詐騙集團。
這檔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真有趣,不買自家的基金,都買別人家的。
wangxyz wrote:
不買自家的基金,都買別人家的。

買自家的,叫『肥水不落外人田』。
買別家的,叫『有飯大家吃、有錢大家分』,更符合『基金是金融機構的聯合勸募』啊!

ayz847 wrote:
母基金之費用有申購費A + 經理費A + 保管費A + 其他A
子基金之費用有申購費B + 經理費B + 保管費B + 其他B
大大解釋得真清楚!
多扒一層皮是必然的。

其實這類基金講白了就是基金投資懶人包。

針對不想花腦筋的投資人,他幫你挑選一籃子基金(當然就要多賺你管理費A囉)。

但長期追蹤後會發現其實這類組合基金和其自家的境外平衡型基金績效幾乎相仿。

舉例:

1.摩根境外招牌平衡基金:摩根多重收益基金
2.摩根投信推出組合基金:摩根多元入息基金

兩相比較績效走勢很貼近,可見他們內部的投資決策是同宗同源的。

與其如此,組合多基金的意義也不太大。

minse88 wrote:
多扒一層皮是必然的...(恕刪)

透過投資型保單,或,類全委保單,來買基金,也是同樣的道理。
只是收費名目不同而已。
謝謝幾位大大的建議,提供的資訊對我來說都相當受用!!
不過像這類型的基金是否在淨值的波動表現上會比較穩定呢??

上面回文有提到比較,

其實一檔境外大型平衡型基金和他在國內推的組合基金,兩者績效和波動度其實差不多。

因為同家公司養的經理人,不論國外到國內,其投資決策、所看的評估報告都來自同一體系。

所以他們配置的區域分布、股債比例、甚至匯率判斷都會趨於一致,所以其實沒啥差。

建議要多比較的反而是各家公司所擅長的優勢,從中挑選適合的基金。

ayz847 wrote:
你誠實告知,我也誠實告知。
我是在業內退休的 老老業內。...(恕刪)



不過很可能我下個月就是業內的最後一個月了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