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扒一層皮是必然的。其實這類基金講白了就是基金投資懶人包。針對不想花腦筋的投資人,他幫你挑選一籃子基金(當然就要多賺你管理費A囉)。但長期追蹤後會發現其實這類組合基金和其自家的境外平衡型基金績效幾乎相仿。舉例:1.摩根境外招牌平衡基金:摩根多重收益基金2.摩根投信推出組合基金:摩根多元入息基金兩相比較績效走勢很貼近,可見他們內部的投資決策是同宗同源的。與其如此,組合多基金的意義也不太大。
上面回文有提到比較,其實一檔境外大型平衡型基金和他在國內推的組合基金,兩者績效和波動度其實差不多。因為同家公司養的經理人,不論國外到國內,其投資決策、所看的評估報告都來自同一體系。所以他們配置的區域分布、股債比例、甚至匯率判斷都會趨於一致,所以其實沒啥差。建議要多比較的反而是各家公司所擅長的優勢,從中挑選適合的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