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只有那些官呀現在才知道~~~
幸好我己經為自己打預防針了~~~
看到這新聞都覺得算很lag了
政府的基金都敢黑了~~
更何況是銀行的基金(金管會也沒什麼在考核)~~
有投資的人去想想風險吧
國內的基金經理人很多學歷都不錯,但顯然他們對法律都很無知,上班的第一天也沒有被法遵部上關於道德及法律的課,或是說基金公司的企業文化就是鼓勵冒險,鼓勵基金的淨值變動很大,去充績效,然候市面上一些不會評鑑基金績效的公司就把他們的金x獎給那些最會冒險的的基金。殊不知這些得獎的基金經理早就和上市公司的大股東玩你丟我撿的遊戲,最後受傷的就是基金受益人。但大部分不法的基金經理都安全下莊,金盆洗手,非常低調的住在豪宅裡。偶爾你會看到他們出入高級會館、擁抱他們心愛的女人,但有些經理人下莊後過著比較閑適的生活,每天散步在台北植物園的荷花池邊,想著自已的財富,望著自已的豪宅。這些安全下莊的人都心想台灣的法律怎麼這麼loose,他們覺得他們的財富來的很容易,而他們當年台大財經所畢業或經研所畢業的校友中就屬他們財富最多。老實說,他們拜訪公司也很勤快,但他們獲得的第一手公司資訊從來不會在晨會中公開,而是先利用人頭戶買進他們的內線消息之股。當然,他們的努力也被一些中小型公司大股東上看了,這些基金的資金就成為大股東下車的最佳掩護。
Somehow他們知道他們的財富是建立在其它人損失的基礎上,他們知道這樣的問題,但在300p馬力的高級進口中的速度感下,他們還是喜歡台灣這個無法無天的國度,讓基金公司繼續他們的故意及過失不法行為。台灣的基金是採受益人制,非常公司股東制,在對基金購買人的保護上更嫌不足。
打開過去十多年台指基金的績效,可以發現他們根本就沒有辦法打敗股息率+定存。如果也將績效不好而下市的基金的績效一起計算報酬率(還原survivorship bias的問題),後果應該更是慘不忍睹。
為什麼會有人要買台灣的基金呢?每年被扣掉的經理費比現在定存利率還高? 然候去養那些目無法紀的基金公司的老闆以及員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