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基金敗市求解套


葵字營 wrote:
所有基金都買在200...(恕刪)


啦個5%回來就中出了啦

還-10~~15%

我可以很肯定的跟你講再等5年吧
如果你砍不下手,挑新興市場或歐洲,其他先停扣!停利不停損,低檔加碼!一支一支來,也許有機會~



個人不負責言論~3我不會留。這隻我有買,也是快五年,爬起來慢跌得快,我會再持續定期定額扣,等到升到10%左右轉換別隻,不再抱這隻了。
其他隻基金因我不熟,就不建議了,祝樓主好運。
小弟我的保險型基金也是每況愈下...





有在考慮說是不是不要買了,直接賣掉,然後跳槽去股市買定存股?
葵字營 wrote:
1.富達歐洲基金-配息帳戶-歐元(-31%)
2.霸菱全球資源基金-美元(-41%)
3.富達新興市場基金-美元(-24%)
4.JF印度基金美金單筆(-39%)
5.霸菱全球資源基金-美元單筆(-57%)

...(恕刪)


唔....

真不知道當初業代推銷基金時說
每年獲利15%
N年之後可以獲利多少多少
這是怎麼算出來的

你不理財
財不離你

算一算還是台銀定存年息1.425%賺最大
通膨就隨他去吧
賠錢又通膨豈不更難過?




葵字營 wrote:

1.富達歐洲基金-配息帳戶-歐元(-31%)
2.霸菱全球資源基金-美元(-41%)
3.富達新興市場基金-美元(-24%)
4.JF印度基金美金單筆(-39%)
5.霸菱全球資源基金-美元單筆(-57%)


買基金是買未來

根據各地區的發展
歐洲目前 長期失業率高、人口紅利低、政府大都舉債度日、都要發行歐元公債。
歐洲短期3-5年內無法改善。

新興市場只要人口紅利不錯,成長率應該還不錯。
資源也是,只要地球人口還是繼續增加就需要資源。

我覺得股市不好投資,錢還是會到商品市場去,黃金、期貨、大宗物資這邊來炒。
下半年是買點.

基金是反著做,千萬不要大家喊進場買基金時進場,等媒體到處說誰買基金賺多少,這時候要退場!
相反有誰賠多少就可以進場了.



可愛小熊 wrote:
買基金是買未來根據各...(恕刪)

到處說誰買基金賺多少,這時候要退場!
相反有誰賠多少就可以進場了.

看完樓主跟樓上的....
所以說這時候應該可以進場了!!....
說真的我真的想不透人們會選擇基金做為理財工具的邏輯是什麼,
首先投資型基金這東西的出現也是很簡單"幫沒時間的人投資"這個宗旨所出現的,
其中這些分門別類的出現各式各樣的標的什麼新興國家、拉丁美洲、貴金屬、石油什麼的,
選擇相當的多樣化也有所謂債卷型的基金。
基本上一種基金會歸給名為基金經理人的人管理,但這段時間這位績效良好的管理人會不會換人?
答案是會的,那換了人績效會不會有所影響,當然會有所影響。
不只是如此這段期間基金的內部成分也會因為基金經理人的關係有所變動與調配,
這些基金管理人基本上是一群相當專業的人士,跟你我一樣這些人一切都是為了績效過活,
很簡單的他們只要將基金的績效操高自然媒體曝光率就高,只要曝光率高名聲夠高自然買的人就變多,
上個晨星雜誌,標上幾個優質基金的星星,三星還是五星只要有上買的人自然就變多。
最好還能符合4433法則才不會讓自己的基金表現5566歷歷辣辣。

讓我們好好想一想這群坐在我們看不到的對面傢伙是什麼來歷,
光是一張分析師資格,2~3年實際相關操作經驗就壓過我們這群利用下班時間研究的人了,
其實力我想應該是無庸置疑對吧?良好的資格出色的操作經驗應該可以帶給我們不錯的績效。
但實際上的結果呢?
我們將資金交給這群順練有素的運動員應該可以幫我們在投資的比賽場上跑出出色的成績,
可是看看歷年來這些基金的投資績效如何?
有多少支基金長期下來能夠打敗大盤?
有多少支基金今年是排行榜冠軍過幾年卻變成清算基金?
為何是如此?
再說個有趣的故事曾經有個經理人連續15年都創造出超越大盤績效的基金,
但第16年呢?很不幸的他失手了在第16年失手代表什麼事?代表著他全面的績效都變成張面數字!
還有一件事你能忍受一個基金幾年陪錢卻沒想到你一兌現卻開始出現正報酬這種事嗎?

什麼時候這群順練有素的運動員這群真正的金融專家成了這幅德性?
不講別的看看板上那些貼出基金報酬的版友們有幾個人的報酬率是正的?
那些報酬數字只是表像而已根本沒有計算到經理費、保管費、等這些年達到1.5%以上的驚人內扣,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1.5%買基金不就是為了這小小的年化率而已,
不管一年的報酬數字是正還是負;是賠錢還是賺這個內扣永遠會跟著你的基金一直跑,
永遠都要養一隻每年吞噬你資產1.5%的飢餓怪物,只要十年的時間就可以讓你的資產縮水14%,
沒錯!十年的報酬率基準值就是-14%這就是基金最可怕的地方。
再來延申思考一個問題「專業人士表現都只有如此,那這些業餘好手的表現呢?」
投資真的是追高殺低這樣的模式嗎?是不是一開始所學的東西就是錯了?
一個觀念深植在腦內的時候是很難將之改變,
這時腦中會出現一個"盲點"一個讓你無法導正一切錯誤的盲點。

轉貼之前打的文章,另外實質上的建議還是全砍了吧,不要怕賠錢因為繼續放著還是賠錢。
漫步股海
薛吉吉 wrote:
小弟我的保險型基金也...(恕刪)


絕對跟是保險或基金單位 買的"股票"沒關係!!
完全取決於你的進入時間點位,和股票公司的未來性
你買的礦業、能源、新興亞洲、富蘭克林成長,哪一天世界崩盤,人類還是需要這些物資.

重點在於你敢在世界礦業報酬跌到負50%,連續三個月單筆扣20萬嗎?

買高賣低的話,你去買中華電信當定存股也是被外資騙去住套房,還安慰給你除權息吃紅...

保險的重點是內含成本6%、股票基金內含成本3.5%

雖然前輩都告誡投資不要抄底摸頭.
假使台股都在9000點去摸頭,4500點去抄底,大概會輸的也沒幾個!
但別說要賭個股,台灣是新興投資股,認為台灣不會倒,賭加權指數就好.

想要內含成本在0.7%以內賭全球被動型股票ETF,那就先到邪惡美股去找
昌0828 wrote:
絕對跟是保險或基金單位 買的"股票"沒關係!!
完全取決於你的進入時間點位,和股票公司的未來性
你買的礦業、能源、新興亞洲、富蘭克林成長,哪一天世界崩盤,人類還是需要這些物資.

重點在於你敢在世界礦業報酬跌到負50%,連續三個月單筆扣20萬嗎?

買高賣低的話,你去買中華電信當定存股也是被外資騙去住套房,還安慰給你除權息吃紅...

保險的重點是內含成本6%、股票基金內含成本3.5%

雖然前輩都告誡投資不要抄底摸頭.
假使台股都在9000點去摸頭,4500點去抄底,大概會輸的也沒幾個!
但別說要賭個股,台灣是新興投資股,認為台灣不會倒,賭加權指數就好.

想要內含成本在0.7%以內賭全球被動型股票ETF,那就先到邪惡美股去找

小弟只找到 IOO
VT,是 綠角大 找的

不過,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在台灣,0058、0056 的 長期績效,會比 0050 好

在美國,world dividend 的長期績效,比 world 本身,績效差
不知道為何會這樣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