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中國「國債」及「 銀行理財商品、基金 」 討論!

這樓不是在討論中國國債嗎?
樓上幾位若不屑這種投資,只想展現自己的台灣價值,勞煩移駕到政治版去嗆個痛快。
易方達 wrote:
不好吧 這天來臨時就...(恕刪)



說得也是。
話說朋友最近工商的幾個理財都被銀行主動提前贖回了
本來551天的。利率5%多的。約三百多天就被提前贖回。
傳一個需要提前終止部分理財額簡訊就把利息連同本金退回戶頭
是現在內地利率大幅下滑的原因吧
還舊借新嗎?
避險基金龍頭創辦人:不可無視中國的崛起勢頭
2020-10-27 01:38 經濟日報 / 編譯任中原、黃淑玲/綜合外電

全球最大避險基金橋水(Bridgewater Associates)於2016年在上海設立據點,橋水創辦人達里歐(Ray Dalio)也再三對中國大陸的發展與前景表示肯定。他這幾天投書倫敦金融時報(FT),再度提醒投資人世局不斷變化,但不可無視中國大陸的崛起勢頭。

達里歐開宗明義就說,很多人都看衰大陸,總是說中國成不了事,共產主義不管用,中國有壞債累積與房市投機的大問題,然而,「我們每天都看到中國以出乎意料的方式成功」。


他進一步舉例,大陸的新冠肺炎罹患率,全世界最低;過去一年來,大陸經濟成長近5%(4.9%),而所有主要經濟體都在萎縮;大陸生產的產品超過消費所需,國際收支維持順差,不像美國及許多西方國家。今年全世界近半數的IPO案出現在中國,包括螞蟻金融公司高達300億美元的空前上市案。即使是特斯拉(Tesla)賣得最好的Model 3電動車,也即將完全由中國製造。

達里歐認為,世界秩序正在改變,但許多人無視於此,這是因為他們一貫的「反中」偏執。達里歐指出,中國的非凡表現早已不是新鮮事。事實上除了1839-1949年「世紀之恥」期間之外,歷史上中國一直都是全世界最強、文化底蘊最深的國家之一。僅僅在40年間,中國經濟已然丕變。不論你如何批評中國的「國家資本主義」,都不能說這套作法不管用,即便你非常不認同大陸的作法。

達里歐回想起自己36年前首次走訪中國時,送給當地高官的禮物是價值10美元的袖珍型計算機,當時還被視為是個神奇寶物。現在中國已經能夠在先進科技領域向美國叫板,甚至可能在五年內取得領先地位。從1984年迄今,中國人均所得已提高逾30倍,人均壽命延長十年,貧窮率接近於0。

1990年大陸成立第一個股票市場,是由他認識的七位年輕「愛國者」所設計,迄今已成為全世界第二大股市。

達里歐說,以上種種都表示,中國崛起具有重大的政治、經濟與投資意義。在政治上,中國已成為美國兩黨的一大問題,擔心中國崛起,延伸在全球的影響力,且排拒中國的威權統治模式,及對待新疆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的作法。中國提出的回應則是要維持秩序必須下重手,在國內是針對企業界,且美國自己也有人權問題。中國主張擁有台灣、香港及其他地區的主權,也是一大爭議議題。

沒有人知道這些緊張情勢的結果會如何,但必定會影響到所有人。

在此同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已與美國大致相當,且擴張速度比美國快,因此達里歐認為,時間是站在中國這一邊。大陸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愈來愈多,主修科技的大學生占全球總數的三分之一,比率是美國的三倍。中國產生、搜集,並利用人工智慧處理的數據,也遠遠超過美國。對許多西方人而言,國家監視屬於陰暗面的作法;但許多中國人卻認為,這能夠強化正面的社會規範,同時能確保高執行效率。觀察中國相對力量的思維之一,就是中國人口是美國的四倍,大約廿五年後中國的人均所得將達到美國的一半,則中國的總經濟規模將是美國的兩倍大。

至於在投資面的意義,達里歐說,自己身為全球總體經濟型投資者,會充分思考應該在何處投資多少,深入觀察基本面,以及其他投資者如何布局。他看好大陸的基本面強勁,資產價格相對具有吸引力,且全世界目前對大陸股市及債市都是「減碼」布局,目前只占投資機構國外資產組合的3%,而適當的「中性」布局則是投資比重達到15%。

達里歐也把此種差距視為至少有部分是由於「反中」的偏執,但他也預言情況即將改觀。中國市場正逐漸對外資開放,目前外資至少可以占中國股、債市的60%,而在2015年時只能占1%。在各大主要股、債指數中,中國股、債所占的權重也在升高。因此預期中國將出現有利的資本流入,將能支持人民幣匯率及金融市場。凡此都顯示,在他的投資組合中,對中國資產應給予「加碼」布局。

當然,任何國家都有可能出狀況。達里歐指出,美中在貿易、科技、地緣政治、資本市場及軍事力量等領域的競爭,也正如火如荼般展開,一些人還形容為「開戰」。沒人能知道這些戰爭會多嚴重,哪一國會贏,或如何打贏。因此他會將資金分散在兩國。

達里歐在文中表示,在長期間,永恆與普世真理將決定各國的成敗。簡言之,當一國生產力高、財務健全、收入大於支出,且資產增加的速度超過負債增速,這個國家便會崛起。當國民受教良好,工作努力,且行為守法,這種情況就會發生。客觀比較中、美兩國在這些指標上的表現,基本面顯然偏向中國。

偏見與成見會使人視機會而不見。因此如果人們基於不符實況的原因而質疑中國,達里歐建議他們應該理清思維。對於美國的情況,以及美國在多變世界中的處境,也同樣應該如此。
sabinehua wrote:
避險基金龍頭創辦人:不可無視中國的崛起勢頭

中國所有的利空都發生了..只剩下戰爭
未來中國一定會崛起...問題是..三年後?還是十年後..
所以我配置2成資金在大陸,8成在台灣..
哪邊好..都好! 有錢最好
Katong wrote:
看你這麼推崇橋水,把(恕刪)

你倒說說看,以往大家愛說巴菲特,今年卻有這麼多財經雜誌和專業分析師喜歡引用橋水達利歐的看法,是這些人智商不足嗎?還是想設局刻意誤導全球投資人?
橋水畢竟是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公司,如果他的判斷不是毫無根據,我覺得不妨聽聽,多方參考。如果你有關於中國市場趨勢更可靠的分析資料,也請大方分享。
sabinehua wrote:
你倒說說看,以往大家愛說巴菲特,今年卻有這麼多財經雜誌和專業分析師喜歡引用橋水達利歐的看法,是這些人智商不足嗎?還是想設局刻意誤導全球投資人?

我轉貼給你看的難道不是最知名的財經媒體嗎?
還是你很少看知名的國際英文財經媒體?
你告訴我你口中的 "財經雜誌和專業分析師"有哪一個比Financial Times,Bloomberg有名?

Financial Times, Bloomberg...哪一個不識名震天下的知名財經媒體?
這些媒體是智商不足嗎? 還是想設局誤導全球投資人?

備受你推崇的橋水基金是過去一年多表現最差的避險基金之一,
被投資人大額贖回,基金規模縮小,
旗下基金收了一堆,大批員工被裁員...這些都是知名媒體的報導,
不是我個人腦補幻想.
sabinehua wrote:
橋水畢竟是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公司,如果他的判斷不是毫無根據,我覺得不妨聽聽,多方參考。如果你有關於中國市場趨勢更可靠的分析資料,也請大方分享

笑死人了,普天之下,
哪個機構,或者是個人敢說自己有 "關於中國市場趨勢更可靠的分析資料"?

連備受你推崇,全球最大的避險基金;BridgeWater都次次猜錯,
從去年大虧,延續到今年狂虧,我這個凡人能有什麼 "可靠的分析資料"?
一大堆橋水基金旗下的經理人被裁退,基金被清算,這是客觀的事實.

沒人說你不可以把橋水基金當成神,
沒人說你不可以把橋水基金當成先知,
我只是轉貼全球最知名媒體關於橋水基金的報導給大家參考一下.
sabinehua wrote:
你倒說說看,以往大家愛說巴菲特

以往? 巴菲特現在沒有動見觀瞻嗎?


巴菲特現在沒有被廣泛關注嗎?
有空多看看國際知名媒體,你就會知道了.
Katong wrote:
我轉貼給你看的難道不(恕刪)

疫情的緣故,今年有長期正報酬的基金公司本來就有限,負報酬和大規模裁員也是正常。投資建議要聽誰的,本就是各人主觀看法,有人想參考老謝的分析買台股,也不干我的事。對錯盈虧自負,就這麼單純,沒什麼好吵。

一家公司經營得如何,一支股票是否值得長期持有,難道不是看20到30年的趨勢,而只看一年的漲跌?
我沒把橋水當神,只是認同他對大環境的情勢分析。

我問的是中國債市,如果你沒有布局這塊,也不用再勞煩回答我了。感謝。
sabinehua wrote:
疫情的緣故,今年有長期正報酬的基金公司本來就有限

2019年2月有什麼疫情?
2019全年度已經大虧損了.
Bridgewater去年二月開始就做空股市,大虧特虧 ,這與疫情有什麼關係?

去年全球股市月月破頂創新高,橋水月月大虧.
你如果忽略,我再貼一次給你看.


sabinehua wrote:
一家公司經營得如何,一支股票是否值得長期持有,難道不是看20到30年的趨勢,而只看一年的漲跌?

投資避險基金的不是機構法人,就是超級富豪.
哪一個投資避險基金的機構投資人與富豪是看20-30年的?

避險基金投資人不是看一年的漲跌,橋水會被大量贖回,規模縮小到世紀大裁員?
sabinehua wrote:
我沒把橋水當神,只是認同他對大環境的情勢分析。

你沒把橋水當神,你怎麼會以橋水的預測為依據,說台灣人還在局外?

過去一年半跟著橋水走的基金投資人,全數輸到脫褲子,錄得雙位數虧損.

2003年,中國人行首批香港成為第一個人民幣境外中心,
2005年,澳門是第二. 自此沉寂了近十年,
2013年,台灣是第三個,接著鋪天蓋地在亞洲與歐洲各國開放.

諸位回頭看看當年中國是怎麼說的,
人民幣國際化,逐步開放資本自由流通,與兌換,爭取成為IMF儲備貨幣...

我信了.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說要讓人民幣國際化,逐步開放...是該配置一些.

一天可兌兩萬,一家四口四張身分證可兌8萬.
毫無限制,且合法地可以天天匯8萬去中國.

不到兩個月我就匯了近150萬人民幣過去,當年五年國債與定存都有5.45%,

shliou wrote:
可信?共產黨的政策隨時說改就改,讓人措手不及啊⋯⋯

你都成功逃走,全身而退了,也不提醒我!

2013年當時一張銀聯卡可以無限制,無上限在海外提款.
根本不需要擔心資金回流的問題.
還有,別忘了,中國共產黨向IMF,以及國際社會承諾會加速人民幣國際化腳步...
開放資本自由兌換...結果呢?

x365555 wrote:
不跑以後會越來越難跑,

自2014開始, 中國不但沒有逐步開放人民幣管制,
而是逐年加強資本外流管制.

第一階段收緊措施從每張銀聯卡限制年領10萬人民幣,我還沒覺醒.
覺得手上有四張卡,一年可領40萬出來,也沒問題.

第二階段改成每人年領十萬,想跑已經來不及了.
shliou wrote:
可信?共產黨的政策隨時說改就改,讓人措手不及啊⋯⋯


每次都是閃電公佈,閃電實施,讓人想跑的機會都沒有.

易方達 wrote:
回到銀聯卡在境外提現、消費不限額就很👍了
銀聯卡是花自己的錢不是預借現金的信用卡!
拼命管制只是更顯自己⋯心虛
五毛黨別只⋯粗一張嘴

逐年收緊的嚴格資本管制說明一件事,
中國人民本身是極端努力想把口袋裡的錢換成美元,往國外放.

自2015年開始,我不計匯率,年年領十萬.
在台灣消費盡量用銀聯卡,連上酒店框小姐出場我都刷銀聯.

至今,還有近80萬人民幣卡在中國,回不來.
以下是在工行的庫存,我還有建行與中行帳戶.


別講到沒有信用的共產黨就說是政治,
中國共產黨沒依照自己的承諾,反其道而行是鐵的事實.
政治不影響投資嗎?

投資有賺有賠也能坦然面對.
像中國這樣不給緩衝期,
閃電宣佈,閃電實施的嚴格資本管制國家
,也就只此一家,別無分號.

把錢匯進一個有進無出的中國,是我犯過最大的錯誤.

說不準,兩岸走到一定的緊張地步,一個人治的國家,
沒有什麼事不能做的,弄不好就凍結台灣人的資產.

看到沒有,2017/9/1起,連用銀聯卡消費超過一千元人民幣的交易都要上報人民銀行,
都得提心吊膽,不知道哪天人民銀行會不會出台新規定.
請教,這個月(11月) 有銷售儲蓄國債嗎?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