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又看了看這樓精華文部分人提到買外幣月配息債基要在匯率好的時候先換匯比較好可是就我理解這牽扯到對匯率走勢的看法?如果現在換美元代表認為美元在低檔早晚會升值,假設換完後不如預期臺幣又繼續升值那是不是可能越操作越糟,比起單純用臺幣扣配臺幣績效還差?
這隻是垃圾債,不是債基。哪裡可以買得到?不知多少可以買得到?相隔5年 大韓航空發首檔南韓企業「垃圾債」 吸引風險投資人競逐https://news.cnyes.com/news/id/4056048?utm_campaign=evening_news_exp&utm_content=news_thu&utm_medium=email&utm_source=newsletter
winmike wrote:請問3月配息已經出...(恕刪) 配息有些基金公司快,有些處理慢。銀行作業也有快慢,基富通我覺得比較慢。聯博在基富通出來蠻快的,貝萊德在基富通就很慢,國泰世華貝萊德今天才出來,基富通貝萊德就還要等,應該是再等一兩天就會大部分配息就全分配完畢。雖然都是月底配息,但動作慢的要 10號左右才入帳。
太空攻城車 wrote:這兩天又看了看這樓...(恕刪) 你用台幣買,買入時就用當時的匯率幫你換成美元了。這跟你先換美元再買基金是差不多的,匯率是一樣的。差在賣出,賣出時台幣計價會直接把美元基金轉成台幣再給你。如果用美元買,就會直接給你美元。用美元買的好處,就是不會被強制轉成台幣,可以用美元繼續投資,也可以自已換成台幣,所以彈性好一點。你覺得台幣買,賣,不會牽涉到換匯問題,其實還是有的,只是沒感覺而已,除非你買台幣計價基金。如果配息是用在台灣生活費上,不再投入,那用台幣買是圖個方便,省掉自已換匯。但如果要再投入美元基金那就划不來了。美元利息轉台幣,台幣再轉美元再投入,賠了兩次匯差。
傑少kof wrote:M大真是太強了,真...(恕刪) 大大客氣了。看你也是蠻有經驗的,你上兩篇對今年高收債的顧慮是合理的。今年高收債因為有升息壓力,現在加上貿易戰的利空。所以績效有可能掛零。所以放銀行生息跟放對沖基金高收債是有可能差不了多少。我是還是盡量直接買基金比較乾脆。升息對債券是短空長多,時間拉長了,收益還是會回來。但會準備兩筆小資金放定存,一筆設定約 6月,一筆約9月。也許加一筆活資金。準備進一步反應升息後再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