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人國 wrote:
抱歉,讓大家費心了...(恕刪)
你買的應該是 新興市場澳幣對沖基金,或名稱是澳幣避險基金。
買澳幣避險基金買的時后就應該要確定你買的目標是什麼。
是貨幣避險,還是賺匯差,還是賺利差?
賺利差是不可能了,澳元利息現在我猜是賠利差了。
貨幣避險是也許怕美元跌,考慮太多美元基金如果美元跌會賠錢,所以分散幣別買基金。
賺利差是例如南非幣對沖美元會有約 5%利差,美元對沖歐元會有約 1-2% 利差可賺。
跟銀行換匯買外幣是很傷的,買南非幣一買一賣匯差損失高達4%,其他貨幣會少一點,但損失也是不少。
用台幣計價也是損失很大,只是看不到沒感覺而已。而且以後台幣利息再投入每一筆再損失一次匯差。
所以沒事不要一直換匯,也盡量不要用台幣計價買配息基金。
買外匯時請先考慮仔細再買。買了就賠錢,債券基金也許要放一年才能把匯差給賺回來。
債券基金非常難賺,要長期才能看出績效,
美元基金要放5年以上才會有績效,南非幣三年。才可能看到 20幾% 的績效出現。
短期賠錢的機會不小,尤其是現在,美元升息,匯率變動又那麼大,買了就套牢的機會很大的。一套牢就要長期抗戰才能賺回來。
如果只是想賺價差,那是不可能的,買債券基金拼差價,現在的環境,只會賠錢。目前的狀況,買一筆就要有套牢一筆的打算。
會讓你賠錢,或作不順的產品就不要買,但我想勸了也是沒用
你 t50反買了十次賠十次,別人怎麼勸你還是忍不住買。
債券基金真的也不適合你買,很難賺,還要精算,還要比耐力,不然是買了就賠。
MiPiace wrote:
你買的應該是 新興...(恕刪)
"用台幣計價也是損失很大,只是看不到沒感覺而已。而且以後台幣利息再投入每一筆再損失一次匯差。"



匯損或換匯差價,是多數人所忽略的!! 對於月配再投入,更是一大損傷!!
至於"在原基金加上各類外幣對沖"的商品
說真的! 個人是完全搞不懂,也不想懂,Why ?!?! (事實上過往提過了)
因為個人認為那都是為了商機所創造出來的商品!!
聽不下的網友...那就換個大家想聽的說法吧...去查查這類商品的"固定費用"...
嚴格來說,假如原基金操作績效良好,就已在匯率上做相關避險or對沖,無需轉價到持有者身上
至於換外幣匯損部份,銀行是看流通性和波動風險,存戶就看是否為 VIP ,
牌價差異很大的!! 南非幣 3.x~4% 都是用牌價算的吧!
下表為個人年初更新的(以前也說過了)

至於反一...呆呆的就好了

MiPiace大提到匯差的問題,其實做債基的人都應該注意。
因為債基就賺那一點點利息,再被匯損吃掉,真是所得無幾。
匯損衍生兩個問題,
首先、要不要投資境外債基?
境外基金一定會涉及匯率問題,我認為有兩種狀況下投資境外基金是對的。
資產配置想要有台幣以外的貨幣時,如果資產沒有到某個程度,應該就沒有資產配置的問題。
講白一點,境外基金是要有一點錢的人才玩,錢放在外幣就不要動。
資產不多就玩玩台股或本國基金就好。(這樣講會得罪人,很抱歉)
其實台股很多殖利率都遠高於目前高收益債基,何苦捨近求遠。
至於要多少錢才好投資境外基金,我只能說這些外幣至少要5年以上都用不到就可以。
另外就是有外幣需求的,像我前幾年為付小孩學費才開始接觸境外基金。
現在雖然沒有縮減外幣規模,但也幾乎沒再增加。薪水產生的台幣就玩玩台股。
真的要每個月靠外幣換台幣過活的,匯率風險很難預估,我認為不應該投資境外債券基金。
股基應該可以,波動大。
第二、要用台幣還是美元(外幣)
常常有人問這個問題,雖然每個人狀況不一樣,我還是認為匯率好時先換外幣再適時投入。
這樣比較不會擔心台幣升值的問題,像目前美元價位應該很適合加碼。
不要用台幣進入外幣基金,然後配回台幣,這樣的匯率風險根本無法掌握。
用外幣進去出來,看匯率好才換成台幣,才能避開匯率風險。
基金淨值與匯率兩個變數很難同時適合進場或出場,一定要把匯率風險降低或視而不見。
MiPiace wrote:
你買的應該是 新興...(恕刪)
追求穩定收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