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

中國「國債」及「 銀行理財商品、基金 」 討論!

超額提款還要連坐到下一年

看樣子合法管道也撐不久了
真是誇張的外匯管制

個人持境內銀行卡在境外提取現金,本人名下銀行卡(含附屬卡)合計每個自然年度不得超過等值10萬元

2018年變成只能領10萬RMB一年了!!!!連生活費都不夠啊!!

不是自稱大國崛起嗎????不是自稱GDP全世界第2大嗎????

切!~




塞翁失馬007 wrote:
真是誇張的外匯管制個...(恕刪)


請問你們這些理財賺的錢要交稅嗎?
2018年底全面核查資金來源,如果不交稅或說明不了來源會怎樣?
鎖卡?

平安是福沉默是金 wrote:
請問你們這些理財賺的錢要交稅嗎?
2018年底全面核查資金來源,如果不交稅或說明不了來源會怎樣?
鎖卡?(恕刪)


當然全部要繳稅啊~~

都是完稅後才入你戶頭!

大陸稅制全世界數1數二重的!

最近發現有一個擼羊毛連結,重點需要有微信錢包,任務就每天點一次連結即可,人多好辦事,有興趣就加入,只是蠅頭小利



中國的外匯管制有增無減,幾乎每年年底都會公布新一代的外匯管制

通常都是今天發布明天就實施,所有人頂多只是敢怒不敢言.
再吵小心你帳戶被凍結或充公消失不見

中國國內很多百姓都以為人民幣即將取代美元
但是事實上中國國內是禁止企業或一般百姓
把人民幣直接匯款至國外
目前只准許政府對政府人民幣跨國匯款.
不信?你可以跑中國任何一間銀行詢問,看看要怎跨國匯款?
一定要你轉美金或港幣,不然就叫你用跨國刷卡或銀聯卡跨國提款.

當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國地下黑市走會可以協助資金轉移至海外,
不過要小心被騙錢!


平安是福沉默是金 wrote:
請問你們這些理財賺的錢要交稅嗎?


塞翁失馬007 wrote:
當然全部要繳稅啊~~
都是完稅後才入你戶頭!
大陸稅制全世界數1數二重的!

是嗎?
哪一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是代扣繳所得稅以後,才把收益入帳的?
方便說一下嗎?

我還沒看過哪一家中國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說明書裡面沒有以下這一條的.
"理财收益的应纳税款由客户自行申报及缴纳"

白紙黑字告訴投資人,理財產品是應稅,必須由個人自行報繳.

99.99%的人都無視.
中國幅員廣大,稅收徵收管道尚不完善,有許多漏洞.
不過如果蓄意逃稅,又當作中國政府不存在,日後或許會吃虧.


投資的錢不多,隨時可以領回來,
或者是在中國境內有親友帳戶可以藏錢,
或許沒差.

投資金額大的,或許該想想:
明天起床以後,國家稅務總局會不會閃電出台新政策,
"處理"長年蓄意逃漏稅的人?
中國券商開戶除買股票之外,國債跟貨幣基金都是可投資的。
平安是福沉默是金 wrote:
理財賺的錢要交稅嗎?


好可憐阿,理財收亦如此的低,還要繳所得稅?

薪資所得都沒那麼誠實繳納吧...


Katong wrote:
白紙黑字告訴投資人,理財產品是應稅,必須由個人自行報繳.


銀行真是為了推託責任,甚麼都敢寫出來....

大陸也有就源扣繳規定吧....

銀行打一行字就想撇得一乾二淨...

話說全中國買理財的人累積應該也有幾百億人次吧...

很懷疑有多少人去申報?
rickchiu wrote:
銀行真是為了推託責任,甚麼都敢寫出來....
大陸也有就源扣繳規定吧....

理財產品種類複雜,有的投資在債劵/基金,
有的投資在企業債權與融資,
稅務總局尚未出台統一規定,銀行根本無從扣繳?

你看過哪一家在賣國債的銀行在產品說明裡面提到稅務嗎?
完全沒有,絕對沒有,因為稅務總局有明文規定免稅.
銀行知道是免稅,根本沒有提醒的必要.

如果理財產品是免稅,
每一家銀行何需在產品說明書提醒繳稅的規定?
銀行知道理財產品全是應稅,但國家沒有命令銀行扣繳,
因此提醒投資人有申報所得稅的義務.


rickchiu wrote:
很懷疑有多少人去申報?

很少人去申報=不需要申報?

無論如何,藝高人膽大的R大可以不驚不怕.

我只是提醒前面那位先進,他誤以為自己收到的理財收益已經完稅.
事實上,銀行與國家從未在理財收益向投資人預先扣繳所得稅.


  • 17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