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ckedc wrote:
請教一下,最近也買...(恕刪)
"最近也買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昨天有聽到新聞講說 ""債券殖利率上升並突破2.70%"" 是對債券市場有影響的嗎,請問這個會直接影響到債券基金的淨值嗎 ? 還是配息 ?"
嗯...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有趣的是目前依然有很多人搞不清"風險何在"卻在此時投入"各類債券基金"
如是美元計價,在台幣依然"相對強勢"下,"目前"匯差已是最大風險之一
但基本上
1.在降息循環下,"原債券市場"的利息相對高,故吸引投資者進場,價格往上
2.在升息循環下,"原債券市場"的利息相對低,故投資者出場,價格往下
"配息"很重要嗎?? 還是"年化報酬率" ??
新資金要進場各類債券基金,2018/2Q 再看看吧!!

beckedc wrote:
請教一下,最近也買了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昨天有聽到新聞講說 ""債券殖利率上升並突破2.70%"" 是對債券市場有影響的嗎,請問這個會直接影響到債券基金的淨值嗎 ? 還是配息 ?
我不是唸財經的,我就用自己的理解做不是很精確的說明。
因為美元現在是國際流通最為普遍的貨幣,加上美元是美國自己印就有了(當然也不能無止盡的亂印),美國的信用評等也還是AAA(惠譽的評等)。大家都認為美國不會倒,因此投資界會以無風險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假設最近是2.7%)當成一個定錨,其餘的風險性投資報酬再往上做增加。例如:無風險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是2.7%,那投資人想買投資級的公司債,其報酬是否應該要多一些(否則就安心放在2.7%的美國10年期公債好了啦),例如增加個1.5%的風險貼水,則其希望投資在投資等級公司債的預期報酬應該是 2.7% + 1.5% = 4.2%。而現在台灣(或是全球)都在瘋高收益債(或稱垃圾債),風險這麼高,都叫垃圾了,風險貼水應該要再更多一些吧,2%不過分吧(都垃圾了,台灣同胞都還是照睡不誤),那就是 4.2% + 2% = 6.2%。有些人喜歡投資地圖上也不知道在哪兒的國家,這樣的新興國家或邊境國家的主權債,再加個幾%也不過分吧,哈森泰博不是很喜歡這種債嗎?有買過的人,心臟都很大顆了,都有通過測試了。
好了,再來,大家都知道FED今年可能會升息三次,假設總共是0.75%。雖然FED調整的是短期的利率,但是隨著時間會慢慢的發生傳導效應。如果你預期FED今年會升息三次,你會去買2.7%的美國10年期公債嗎?不會嗎。那怎麼辦?你可以持有至債券到期日,或者是折價賣出債券,那債券的價格(淨值)就會跌。
還有,我們買債基都說是要長期投資,殊不知債券基金的經理人都是在做價差,他們都是不斷的在做交易,以幫投資人賺取獲利。有看出矛盾點嗎?我們說要長期的長期投資,而經理人卻是每天在交易市場衝鋒陷陣。
我也有買高收益債基。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