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yomum wrote:
想到我很頭大謝謝你...(恕刪)
瑞銀發債幣別很複雜,匯率因素干擾比較大,很難看出績效。
匯豐也類似,人民幣計價的不少,也許人民幣眨值,台幣升值,利息被匯差吃掉了。
日盛也差不多,人民幣計價部分比例也大,不確定是違約造成,還是匯率。匯率機會大一點。
台新看不清楚發債幣別,也許也類似。
這幾隻人民幣比例不低,利息收益應該是比較高,可能是匯差吃掉,另外你看的績效是含配息績效,還是淨值績效?
如果是有配息,應該要看配息績效。
配息如果比淨值減少的還多,那就還好吧。
用台幣買賣還真方便,只是國內經理人能力不確定好不好,管理費也稍為貴了一點點。
我沒買過比較不確定特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