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每月配息的高收益債券基金

最毒的還是保險業賣的全委月配保單吧,業務賺飽飽,保戶虧不少
我也喜歡月配息的方式,覺得每月拿錢很有趣。
但我只在乎基金績效,不太在乎配息變多或變少、是否配到本金。

關於【有可能配到本金】的警語,其實別想的太可怕。
擷取一段摩根對本金的定義,供大家參考:
【可分配淨利益,係指基金當期可分配之利息收入,股利收入(如有),並扣除基金應負擔之各項成本費用。】
【本金:包括基金之資本利得,遞延至次一期發放之未分配收益,及應負擔之各項成本費用等。】

另外,除非靠配息生活,否則也不用太在乎配息金額的變動。
在目前低利率的環境,配息不如以往是可以理解的。
且,若市場行情不佳,硬要維持高配息,只會加快淨值的減損,一點也不好玩。
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刪
2008金融海嘯把我之前的獲利全部吐出來,就感覺把錢交給專業,在經濟情勢差的時候也是虧損累,就決定全數贖回,改定存,買房,及配息的保險,截至目前,房子也還沒跌到當時的行情,且還享受五年的新屋,定存也還在,美元保險價格因匯差也有小賺,且還在配息中。目前手中都沒基金,因對全世界的經濟都沒有信心!
enzo69356 wrote:
一堆腦殘才會喜歡月配息
股票為什麼一年只配一次
基金一年要配12次

多了12次的勞務成本是算誰的...(恕刪)

每月配息的債基,相較於年配或累積型,究竟成本費用是否較高?
與其聽人瞎說或自以為是,不如自行查證。

以摩根高收當例子:


摩根環高這檔抽頭較少,算是稍有良心了。
至於績效是否會較好,我就沒詳細比較過了。
其實你可以用同一種基金

然後季配與月配的殖利率比較算法

你會發現月配的殖利率其實比季配的殖利率還要少0.0X%

神人大大覺得月配10萬少了幾千塊要他命




想到上次看到有人KUSO影片:

老闆說:什麼!每個人加薪1K?這樣我賺6000萬少100萬阿捏不合啦害我少買一台車

然後是年輕人說:哇1加薪1K,本來要不吃不喝23年才能買房現在只要22年耶好讚喔

enzo69356 wrote:
一堆腦殘才會喜歡月配息
股票為什麼一年只配一次
基金一年要配12次

多了12次的勞務成本是算誰的...(恕刪)

呦,罵人啦。
基金不是只有月配,還有別的,要不要先搞清楚再說。
老子常提醒自己,若在意那區區的勞務成本,表示俺的績效太差,人太貪。


月配息也有月配型的好處

等一年配息,我說我的看法

如果是定期定額慢慢買

每個月配息的金額慢慢增加很有成就感

比等一年一次增加感覺比較不會放棄投資

二來你等了一年公司有EPS但是突然像潤泰新突然不配息

你這一年不就都白等了.....

所以月配息有穩定軍心的效果在

年配息雖然報酬率較高但是遇到突發狀況也是很可怕

我自己有買月配型基金,
還是買在最高點...
買了2年左右,
你們一定好奇是正或負,
只算本的話是-8%,
但是,
加進這2年配的利息則是+3%,
也就是說假使我今天說不玩了,
要把錢都拿回來放定存,
那我這2年就是投報率3%.

我覺得投資都會有風險,
所以沒什麼對或錯的標的,
自己要去評估.

還有這種基金對於像我們這種打算長期擺放的人,
理專一定會不太喜歡,
因為你都不賣不買,
他就沒賺頭了,
這是我買這2年的心得.
Finn168 wrote:
我自己有買月配型基金...(恕刪)

我都買不配息的全球投資型債劵基金,
利息直接繼續買入債劵,
平均每年都有四至五趴,
一次單筆十萬元,
申購四年了!
含台幣貶值的匯率因素,
目前報酬率二十幾趴。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