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2

配息基金、配息ETF經驗談


arvin0704 wrote:
建議你直接打電話去基金公司問比較快...(恕刪)
我剛打電話去問,小姐的解釋沒有解開我的疑惑。哈,我是不是太天才了。
mozxcv wrote:
再不然解釋一下,底下累積基金的帳面,為什麼它只出現配息增加?如果再投入的話,本金會增加,或者單位數會增加,結果都沒有。...(恕刪)

以你說的這檔累積型為例,自你購買後,淨值增加1.37%,所以你得到1.37%的報酬。

淨值之所以會增加,有可能如你所說,把債息放著不動,累加上去;也有可能是經理人又拿去買債券(持有債券變多,總價變高)。你如何篤定經理人只是把債息放著不動?

短時間內經理人是有可能保留現金,但長期下來勢必要再投資,才能得到最大效益。

如照你所說,累積型的債息永遠都不再投資,只是放著不動。那麼,有些成立很多年的債基,現在豈不是滿手現金了。你不妨去查查基金月報,看是否有此情形。

mozxcv wrote:
我剛打電話去問,小...(恕刪)

我#82樓的圖 配息再買入(也就是你說的配權,單位數會增加),你說這樣才有複利效果;我又拉績效圖告訴你 配權的報酬率和累積型一樣。所以2個都有複利效果阿。
你一直說 累積的只是利息放在基金中,並沒有再投入買基金(應該是 再投入買債券 才對),所以沒有複利的效果。不知道你怎麼知道這點?照你這樣說,20年後累積型的,一半以上都是現金了。基金經理人收了配息後不一定要馬上投入買更多債券阿,全看他怎麼運用、何時運用。
a大跟w大說得都很清楚,可以靜下心來再看一遍。
以下兩張圖是從鉅亨網找來的資料,累積的「期間收益率」明明比月配的高很多啊!所以累積的配下來的錢是有再繼續投入。
當然這主要原因是:
1.基金的淨值不斷的增加。
2.月配的,配下來的錢沒有做任何的利用,直接加入期末淨值去計算期間收益率。

貝萊德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A2-USD(累積)


貝萊德美元高收益債券基金A6美元(月配)


mozxcv wrote:
我剛打電話去問,小姐的解釋沒有解開我的疑惑。哈,我是不是太天才了。...(恕刪)

你的確很天才!沒錯!是真的!我也認同你是天才!

只有你對,我錯了、wangxyz也錯了、ggtiida也錯了、n8362995也錯了、怪老子也錯了。
你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世人皆醉我獨醒』?還是『世人皆醒我獨醉』?

天才果然異於常人!



n8362995 wrote:
以下兩張圖是從鉅亨...(恕刪)

受教了。配息基金的績效,
鋸亨網不會把配息再投入==>累積型、配息型 績效有差;
基智網的會==>累積型、配息型 績效幾乎完全重疊。
整理了一下,基金客服小姐和我說的癥結在哪裡呢?有些雞同鴨講。

我所說的累積配息再投入,是指:
我的累積配息,是我的,必須投入我的基金中,所以我的本金、單位數要增加,如此才叫做再投入。

基金客服小姐說的再投入,是說:
那些累積的配息,在適當階段,公司會和人們購買的基金本金、配息,再去買債券,這樣叫做再投入。而買的債券賺賠,由全體基金投資人共同承受,每人由單位數的多寡而分配多少。

所以,我還是轉換成月配的,由自己來決定再投入,或者投資其他基金,會被扣一些手續費就是。謝謝大家陪我鑽研,讓我明白了癥結所在。
mozxcv wrote:
有些雞同鴨講。...(恕刪)

『雞同鴨講』,這四個字妙啊! 與我心有戚戚焉。

mozxcv wrote:
讓我明白了癥結所在。 ...(恕刪)

你明白了?那太好了!祝順心。


mozxcv wrote:
基金客服小姐說的再投入,是說:
那些累積的配息,在適當階段,公司會和人們購買的基金本金、配息,再去買債券,這樣叫做再投入。而買的債券賺賠,由全體基金投資人共同承受,每人由單位數的多寡而分配多少。...(恕刪)

這位客服小姐有兩下子!

ggtiida wrote:
鉅亨網不會把配息再投入==>累積型、配息型 績效有差;
基智網的會==>累積型、配息型 績效幾乎完全重疊。

基智網配息型的應該不是把配息再投入,再去算績效。而是用Excel裡的xirr函數去算年化報酬率。

舉例:
年初投入100元本金,年末淨值漲至110元,配息型的此時配了5.5元,淨值跌回104.5元。
這樣相當於贖回了5%的本金(5.5/110)。這5%的本金年化報酬率是:(110-100)/100=10%
這5%的本金再和其他的本金依時間、金額加權計算出年化報酬率。
不過這樣算出來的報酬率和累積型的會很接近。

如果配息型的,配出來的錢是有用途的,那基智網的算法應該是比較適當的。
  • 57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7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