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上的前輩多推薦到基富通或鉅亨網購買
原因是手續費的問題
--------------------------------------------------------
小弟目前購買的管道是銀行
可以確定的是每筆一年收千分之2的管理費
手續費是採遞延收取
放滿3年以上 就不收手續費
-------------------------------------------------------
因為我一直以來的認知就是
錢該省就省 該賺就給人賺
羊毛出在羊身上
所以不確定跟銀行以及基富通或鉅亨網購買的差別
基富通或鉅亨網有些檔基金不需要手續費
這些不需要手續費的基金是偏冷門的關係嗎?
假設一個熱門基本賺錢的基金其實給人抽個1-3%手續費也就那樣
但一個冷門 風險較高的基金 再搭配免手續費的誘因讓人去購買
我反而會選擇前者
當然賺不賺錢這些都是未知數
只是想了解免手續費的基金 跟需要手續費的基金 差異在哪裡
還是兩者是沒差異的
-------------------------------------------------------
免手續費能購買的基金(冷門)是有限選擇的 這句話是正確的嗎
wangxyz wrote:
就是你上篇發文提到的...(恕刪)
就是你上篇發文提到的鋒裕策略U型吧!
這種無良的手續費後收型,只有銀行理專會推。
-------------------------------------------------------------
恩.對 是理專推的
--------------------------------------------------------------
但是手續費是放3年就免收了
我是想說 債券基金放3年是可以接受的(我還想放更久)
因為我不是想短線操作賺錢
只是想實現穩定的退休的現金流
-------------------------------------------------------------
一筆就是只收 每年的千分之2 沒有其他的費用
請問前輩這情況 會有其他問題嗎
--------------------------------------------------------------
1.銀行理專推的別太相信。
這知道~我也是買了多筆儲蓄險之後 太頻繁.理專建議別買了!!會有生存調查跟金管會的問題
理專推債券基金 我聽一聽 覺得不錯
2.買基金,找基富通、鉅亨網就對了!不管熱門、冷門基金,都比在銀行買還划算。
但我這檔只收管理費的情況 基富通、鉅亨網如不收任何費用 他們靠什麼賺錢?
3.就算要在銀行買,千萬別買內扣費用驚人的手續費後收型。
這檔是放3年以上就不再收取任何費用 只收管理費
這情況會有問題嗎
4.喜歡月配息也無妨,但配息率完全沒參考價值,只有績效才是真的。
好的謝謝
5.若喜歡鋒裕策略這類複合債,PIMCO多元債、聯博美收,過去的表現比它好多了。
我在參考看看 感謝
誠浩黃 wrote:
一筆就是只收 每年的千分之2 沒有其他的費用...(恕刪)
銷售通路(銀行或基富通、鉅亨網),除了賺手續費,更主要的是賺經理費分成。
也就是說,每年基金公司扣掉的經理費,有部分會跑到銷售通路口袋。你別擔心銷售通路會因為不收手續費而做白工。
手續費和每年0.2%管理費是另外收取,經理費等內扣費用則是偷偷在淨值裡扣,你不會知道。
為何不能買「手續費後收型」呢?一般債基手續費大多是1.5%,少數為2%,銀行端打個五折是行情。你買「手續費後收型」,熬幾年後省下不到1%手續費,但是每年的內扣費用,卻多扣了0.5%~1%。
在基富通或鉅亨網購買,不但手續費較低且常有免手續費優惠,也不用每年0.2%管理費。
自己算盤打一打吧!
誠浩黃 wrote:
小弟目前購買的管道是銀行
可以確定的是每筆一年收千分之2的管理費
手續費是採遞延收取
放滿3年以上 就不收手續費 ...(恕刪)
首先你要作的是,把基金的各項費用負擔搞清楚。
1.申購手續費。(外收)。(一次性費用,只在申購時收取一次。)
2.基金經理費。(淨值內扣)。(持續性費用,持有多久就收多久)。
3.基金保管費。(淨值內扣)。(持續性費用,持有多久就收多久)。
4.信託管理費。(外收)。(持續性費用,持有多久就收多久)
5.機器人(智能平台)使用費。(外收)。(持續性費用,持有多久就收多久)
1b。申購手續費也有後收型。即,申購時不收申購手續費,滿一年內贖回加收x%,滿兩年y%,滿三年免收。
但後收型基金,在淨值中會比前收型,多內扣1%(?)的市場分銷費(?)。
也就是說,後收型基金的淨值,永遠會小於前收型基金。
也就是說,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
2.是資產管理(投信)公司收的;3.是基金保管銀行收的。這兩個,不管你從什麼通路買,無差別。
4.這是銀行通路特有的,一般是0.2%/年。其他通路,如基富通或鉅亨網,都不收。這也是不建議跟銀行買的最主要原因。
5.是智能理財(機器人理財)收的。跟4.一樣,也是持續性費用。
如果你是長期投資人,請特別注重『持續性費用』。那是附骨之蛆,天長地久的傷害。
以上,供參。
ayz847 wrote:
首先你要作的是,把基...(恕刪)
1.申購手續費。(外收)。(一次性費用,只在申購時收取一次。)
2.基金經理費。(淨值內扣)。(持續性費用,持有多久就收多久)。
3.基金保管費。(淨值內扣)。(持續性費用,持有多久就收多久)。
4.信託管理費。(外收)。(持續性費用,持有多久就收多久)
5.機器人(智能平台)使用費。(外收)。(持續性費用,持有多久就收多久)
---------------------------------------------------------------------------------------
感謝 總之銀行買會多4.信託管理費這筆
而後收型又會多一筆市場分銷費對嗎
很感謝前輩解惑
誠浩黃 wrote:
感謝 總之銀行買會多4.信託管理費這筆
而後收型又會多一筆市場分銷費對嗎 ...(恕刪)
此外,1.銀行比較貴。也有可能4.5都在收。
附一則新聞。點進去看看。
後收型基金熱銷 金管會盯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