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請益

不是德盛安聯收益成長喔,因為已經有買了
是希望找當作核心資產的股票基金,所以想找可以放長期的
我看四季成長這支的標的以美國、歐洲為主;
美國雖動盪,但是最近反彈回升,而歐洲則是QE後持續成長,
如是這樣,現在進場好嗎?
看好之後的發展,大大對現在趨勢有什麼見解嗎?
2015-09-13 21:04 發佈
你說的是不是這檔?(後圖)

2014/08/13成立,成立時規模47.91億。
不到一年(2015/07/31),規模只剩下13.80億。
十一個月的期間,規模減少了34.11億!

如果你想要放長期,那你還要先祈禱它規模不要再消瘦下去。
以這種消瘦速度,不知能否撐到你所謂的長期?
(基本上,真要放長期,不建議投信基金。)

月報裡多一點,大概21億台幣,這支是組合型基金(費用多扒一層皮),好像沒配息.




漢爾科威特 wrote:
希望找當作核心資產的股票基金,所以想找可以放長期的...(恕刪)

現在這種市場,有什麼「股票基金」可以放「長期」?

自從美國QE以來,美股走了6年多頭,全球股市大部分都跟漲;而現在全球經濟不見起色,大陸經濟處理不好的話恐怕也會硬著陸,歐元區跟日本也還在與低通膨奮戰,但美國卻要開始收錢了....這種經濟氛圍之下,老實說,什麼時候市場出現大幅修正我都不意外

既然這樣,何必選「股票基金」來長期配置核心資產呢?
nomorelife wrote:
這種經濟氛圍之下,老實說,什麼時候市場出現大幅修正我都不意外 ...(恕刪)

組合基金被剝兩層皮好像是Mobile01常見的偏見
實際上組合基金中的子基金根本不會收申購手續費
管理費與保管費也普遍比一般基金低
用成本去考量根本是錯誤方向
因為兩者是差不多的 比較績效才是正解
如果組合基金不能買 其他一般基金也一樣

細部持股看
子基金只有一檔他們自己家的 沒有看到剝兩層皮疑慮
http://www.sitca.org.tw/ROC/Industry/IN2603.aspx?pid=IN22601_03




至於規模的話
前陣子市場動盪 股票型基金都會有縮減的狀況吧?!
看其他股票型基金也少很多
http://www.moneydj.com/funddj/yp/yp011000.djhtm?a=ACFT07
http://www.moneydj.com/funddj/yp/yp011000.djhtm?a=ACFT04
基金隨市場漲漲跌跌在所難免 最近這檔的績效不錯
看長期能不能保持才是重點 跟規模走就跟追高沒有兩樣
(還是說人比較多的地方 心裡就比較安心?)




很多人都說不要選股票基金當長期投資
事實上 我反而認同沒有投資經驗的人
用組合基金當長期部位是正確的策略
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跟股神一樣
至少同一個團隊操盤四季回報那檔成績很漂亮
如果不放心 就用小筆的定期定額慢慢累積資本
會比不懂市場 硬是要抓高低好得多
moonloght0009 wrote:
組合基金被剝兩層皮好像是Mobile01常見的偏見
實際上組合基金中的子基金根本不會收申購手續費
管理費與保管費也普遍比一般基金低
用成本去考量根本是錯誤方向
因為兩者是差不多的 ...
(恕刪)

母基金之費用有申購費A + 經理費A + 保管費A + 其他A
子基金之費用有申購費B + 經理費B + 保管費B + 其他B

買組合基金要負擔的是7項 (申購費A+經理費A+保管費A+其他A+經理費B+保管費B+其他B) (沒有申購費B)
買一般基金要負擔的是4項 (申購費B+經理費B+保管費B+其他B)
組合基金費用負擔當然還是比較重。(申購*1+經理*2+保管*2+其他*2)

管理費與保管費也普遍比一般基金低】。=>
這只說明了:經理費B>經理費A 及 保管費B>保管費A 。
但是,組合基金A、B都要負擔,知道 B>A 有什麼用?完全沒省到。

用成本去考量根本是錯誤方向 因為兩者是差不多的】。=>
假設 申購費A=申購費B,那麼還是多負擔了 經理費A及保管費A及其他A。
多負擔了一次經理費、一次保管費、一次其他費,哪會差不多?
(申購*1+經理*2+保管*2+其他*2) > (申購*1+經理*1+保管*1+其他*1)

是有一種情況。
如果組合基金買的子基金是【機構法人限定】(譬如PIMCO的H等級)。
在這種情形下,經理費B 確實比一般投資人的 經理費B 便宜。但還是有經理費!
別忘了,你已經付了經理費A 。
何況,買【機構法人限定】當子基金的組合基金有多少?
告訴你,不多啦。為什麼?

(偷偷告訴你,經理費分成的問題啦! 噓!惦惦!)

moonloght0009 wrote:
至於規模的話
前陣子市場動盪 股票型基金都會有縮減的狀況吧?!
看其他股票型基金也少很多
http://www.moneydj.com/funddj/yp/yp011000.djhtm?a=ACFT07
http://www.moneydj.com/funddj/yp/yp011000.djhtm?a=ACFT04 ...(恕刪)

你舉的兩個例子都是投信基金。
所以我在 2 樓早就說過:

(基本上,真要放長期,不建議投信基金。)

你可以上投信公會網頁查查看,歷年來被清算或合併消滅的有多少?
屍骸遍野堆積如山啊!

moonloght0009 wrote:
細部持股看
子基金只有一檔他們自己家的 沒有看到剝兩層皮疑慮
...(恕刪)

那就舉表格中的安本環球日本股票基金A2 為例:
安本投信,會因為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買它的產品,它就不收經理費、保管費嗎?不可能!

眾所週知,經理費、保管費是從淨值中內扣的。
而任何基金的當日淨值只有一個,安本環球日本股票基金A2也不例外,
不可能還分有料的算一個淨值,無料的算一個淨值。

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 收一次 經理費A、保管費A、其他A。(德盛安聯剝一層皮)
安本環球日本股票基金A2 也收一次 經理費B、保管費B、其他B。(安本環球剝一層皮)
不同家投信各剝一層皮,還是叫做 剝兩層皮呀!

這就是剝兩層皮。






moonloght0009 wrote:
組合基金被剝兩層皮...(恕刪)

再來談國外掛牌交易的ETF。(佔資產的16.02%)
眾所週知,買賣ETF跟買賣股票一樣,要負擔買+賣手續費及交易稅。

你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買子基金或許可以免申購費,但是,
你德盛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買賣ETF可以免交易稅費嗎? 不可能!

所以,又多了一個剝皮的人 ─ 紐約證交所、芝加哥證交所、.......

組合基金何止被剝兩層皮呀!好多層呀!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