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大家分享股票而我分享自己玩基金的小經驗

玩這支基金兩年多,打了這篇是警惕自己勿犯同樣的錯誤;兩年多的時間,總算比較懂怎麼操作基金,回憶當初聽到專業老師介紹基金,我就跟大部分人一樣,不了解相關基金的資料,只憑當時報章雜誌提出獲獎的資訊,及定期定額免手續費的誘因,就投資群益創新科技,這支相關獲獎的紀錄,如下
2011年Smart智富台灣基金獎科技基金
2011年台灣金鑽獎1年期股票型基金科技類股
2007年晨星基金獎台灣基金獎3年期台灣科技媒體通訊基金
2007年台灣金鑽獎3年期科技類股
當年台灣股市從金融海嘯恢復從低點一路反彈,同是國內開放型股票基金,其基金淨值也如股市般,像脫韁的野馬淨值一路往上衝,現在想想當初的決定是個錯誤的決定,即使定期定額免手續,每月三千扣款到現在的報酬率不是很好(當時淨值在高點),從試算表了解,並不是每筆符合三三四四原則的基金 (當年),多年以後不一定有好的績效表現如下:
《 定期定額試算設定條件 》
投資的基金:創新科技
投資期間:西元 2011 年 03 月 ~ 西元 2013 年 04 月
每月扣款日期:06 日
每月扣款金額:3,000 新臺幣/ 元
報酬結算淨值日金:2013 年 04 月 16 日 《 試算結果 》 以下結果僅提供參考(新台幣 / 元) 平均淨值:21.0 總扣款金額:78,000 元 總單位數:3,745 繳交次數:26 結算淨值日淨值:20.49 結算淨值日總市值:76,729 元 損益金額:-1,271 元
由此可見,錯誤的觀念加上貪便宜(免手續費)的心態,每月固定扣款,不清楚狀況下場就是賠錢;還好之後有研讀坊間基金相關書籍的迷失,即使清楚了解整個投資基金的觀念及想法,也無法如書本所說的容易,還是需要實際操作的經驗,好在過去一年改變投資觀念,從定期定額改成不定期不定額的投資方法,

優點是1.可以在比較低點附近大量加碼 2.避免扣在高點附近 3.資金靈活度較好;缺點是 1.手續費較高,沒辦法享受到優惠 2.平常需花時間注意淨值(大概三四天) ;基本上有好的報酬率,比較不在意0.6%的手續費,這種方法較適用於淨值波動幅度較大的基金類型,如國內外開放型股票基金,從當時改變的作法,單筆扣款的經驗紀錄如下:

日期 扣款淨值 單位數 金額 至今獲利金額
2013-01-17 18.92 528.5 10,000 830
2012-10-12 19.59 153.1 3,000 138
2012-07-23 18.49 270.4 5,000 541
2012-06-11 19.04 262.6 5,000 381
2012-05-21 19.06 262.3 5,000 375
2012-04-24 20.03 249.6 5,000 115
2011-10-06 19.76 404.9 8,000 296
2011-09-29 20.18 247.8 5,000 77

參考淨值 20.49 累積報酬率大約 6%,看似很少但是累積起來也很可觀。


雖然有幾筆扣的時間點並不是很漂亮,至少年化報酬率大約 6 %,比起銀行定存年利率1.39% 高出許多,也彌補過去損失的金額,當然這是用幾個月前的資料寫的,至於最後報酬率是多少是秘密,剛好就是在台股大跌之前就出場了;即使現在固定薪資的收入並不穩定,能投資的並不多,相信在未來有穩定的收入,年化報酬率應該可以更高。 有打錯地方請多包涵,各位大大請鞭的小力點。
2013-06-24 0:40 發佈
我想大家都知道低期要加碼,但是真的下來時你敢加碼嗎?
跌時你再想應該會再跌.再跌後你想會再跌,這時你敢加碼嗎??說不定不敢加反而停扣或停損贖回了
因為跌那麼低之後會漲回來嗎?會漲到跟之前一樣嗎??未知吧\....如果知道大家都賺錢了吧

yumeettef wrote:
投資的基金:創新科技
投資期間:西元 2011 年 03 月 ~ 西元 2013 年 04 月..(恕刪)

請教板主
如果用同等金額買0050 零股
這檔績效 有超越0050粉多嗎
yumeettef wrote:
玩這支基金兩年多,投資期間:西元 2011 年 03 月 ~ 西元 2013 年 04 月...(恕刪)

◎下面這張圖包括,A創新、B指數、C報酬指數、D指基、E台灣五十。

◎特別要強調的是,B是一個不好的指標,因為,每逢除息它就會縮水(變小),無法表達真正的報酬情況。(沒把配息算進去)

◎C、D、E這三者的曲線彼此很接近,這是因為,它們是指數化投資。

◎A的曲線在下,完全是內扣費用惹的禍。(2011年2.45%;2012年2.72%)。

◎有空再續,沒空就算了。


ayz847 wrote:
◎下面這張圖包括,A...(恕刪)

板主 花時間 精選
報酬竟比不上 0050

如果績效超過 0050 索取較高 xx費 是合理的
但績效不如0050 會突顯出 xx費是一種矛盾
由0050打敗大部份基金的績效知道基金經理人是不要的,厲害的自己投資更賺!

ayz847 wrote:
◎下面這張圖包括,A創新、B指數、C報酬指數、D指基、E台灣五十。...(恕刪)



這也是我偏喜歡指數投資的原因,往往大家都在比牛市誰賺得多;

但在熊市時,比別人賠的少就代表在市場反轉時,早一點解套。

分享一篇 WSJ 最近文章:“無聊”股票為什麼回報更高?
我的思維不會想買零股,要買就直接買一張,0050這張我一定會等到跌到50元以下才會進場,創新科技這支是當初,櫃買的小姐推薦,自己又傻傻的,想說接近歷史低點的時候有閒錢分批加碼,我定期定額是賠錢,但是靠單筆慢慢的把他扭轉回來,一直告訴自己要有耐心。
yumeettef wrote:
我的思維不會想買零股...(恕刪)

內扣費用包括
基金買賣股票所發生的交易費、交易稅;基金經理費;保管費;其他。
不包括 申購手續費、銀行端信託管理費。

在投信投顧公會網頁均查得到。網址
http://www.sitca.org.tw/ROC/Industry/IN2211.aspx?pid=IN2222_01


你的思維有點轉不開。

◎基金是【一籃子股票】(約30~60檔股票,創新持股如圖,前五大有四檔為0050成份股)。而ETF也是【一籃子股票】(譬如0050是50檔股票)。兩者同樣都是一籃子股票。為何基金可以三五千在買,0050卻堅持不買零股?

◎當大盤上漲時,基金會漲,0050也會漲。反之,大盤下跌時,基金會跌,0050也會跌。你堅持0050要在50元以下才買,這很好,很OK。(據估算,台灣五十為$50時,大盤指數約為7259點) 那麼,為何基金不同樣堅持要在指數7259點以下時才買單筆?

◎何況,基金申購手續費 1.5%(再打折),外加信託管理費(0.2%/年)。ETF費用是 0.1425% + 0.1425% + 0.1%(再打折)。ETF不是更便宜嗎!

◎再說,基金買T日、賣T+1日;ETF買賣都是T日(T時T分T秒)。拿到錢的日子會差好幾天。

◎基於,1.績效,2.費用,3.方便性。 為何要捨ETF,而去就基金?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