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一直找不到債劵的相關資料
可能金額過於龐大是其中之一
但是沒有研究真的很難下手
這邊有高手可以進來大概講解一下的嗎
光是固定配息跟浮動利率與提前贖回這先專有名詞就一團亂了
金融真是高手的世界
Hannibal Safina wrote:
小弟一直找不到債劵的相關資料
可能金額過於龐大是其中之一
但是沒有研究真的很難下手
這邊有高手可以進來大概講解一下的嗎
光是固定配息跟浮動利率與提前贖回這先專有名詞就一團亂了
金融真是高手的世界
要不要先上一下
大專【投資學】?

不過小弟【投資學】考試時
不是考浮動利率

因為沒有教浮動利率

- - -
債券
舉例︰公債
假設有 10 萬元的公債
其實您只需花 99xxx 就買得到
其中差額的部份,可以想像成所謂的『利息』
又稱折價發行
到期日時
賣你債券的對方
用 10 萬整數,買回你手上的債券
是息已固定、利率固定
- - -
提前贖回
還沒到期 ... 那 ...
賣你的對方,可能就不是用整數 10 萬買
用少一點錢買回
意思就是,你的息會少拿一點
此時息就非固定了,所以這種情況下,利率非固定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不過買cash bond要資金夠多才行。如果是一般散戶通常很難買到好的標的,就連private banking的高資產淨值個人在買債券時也是被當小散戶看待,所以... 單支債券下單不到美金20萬的,理專跟交易員可能根本懶得理你;就算他們理你,你拿到的價錢也會很爛。不過如果是跟定存比當然是好得多囉!

一般理專會推給你的債券應該是固定利息的居多(因為散戶愛)。固定利息就是每年固定配給你4%或5%的債券利息,跟當時的利率環境沒有關係的。浮動利息就是他的票息是以 “美國十年期公債加1%” 或是 "6個月LIBOR利率加3%" 這種方式給你的,所以你每年到底是收多少錢,要視當時的利率環境而定。
提前贖回就是,有的債券發行期間是十年,但是發行人可能在第五年左右就有一個提前全額贖回的權利。通常發行人打的算盤是這樣的:如果到了第五年,當時的利率比發行時高,那他當然就不贖回,因為如果他贖回後又到市場借錢,他要付的利息更高。反之,如果第五年時市場利率比發行時低,那發行人就有意願贖回,因為他發新債可能不用付這麼高的利息。這個贖回權對債券投資人(尤其是專業機構)來說,通常是不好的,因為他本來都算好好這筆錢可以穩穩地收十年利息,結果五年後就收到全額本金,他還要在當時市場利率變低的狀況下,找到能夠提供一樣的投資收益的商品,很難。但是散戶通常不一定很介意這個贖回權(我個人就不介意)。
買債券當然最重要的就是注意發行人是誰,要買個你有信心不會倒的。只要發行人不倒,債券持有到到期,都不會賠本(能不能對抗通膨又是另外一回事)(中間可能會有mark to market的波動,就當沒看到吧);但請注意,只有買cash bond才是 “持有到到期就不會賠本”喔!債券基金不算,債券基金是有可能會賠錢的!就算不賠,手續費都吃掉大半獲利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