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股:巨大 (9921)

先來個免責聲明:
==============================
台股我做得很差,
因為台股的電子股,產業結構太複雜,
連AMD,nVidia 的下游是誰,我都沒搞清楚。
所以大家隨便看看就好,內容沒什麼深度,
網路上隨便查,花個十分鐘也看得出來。
==============================

觀察股:巨大 (9921)

放在觀察名單有一段時間了。
感覺上應該算是有競爭力的公司,
產品也一直有在更新,不能算是吃老本的公司。

以股東利益來看,近十五年來,
平均下來,大概是配得到4~5元之間。
台灣股民歷年來給到的殖利率超低,
比定存高不了多少,說明大家對於拿到股利是是有信心的。
股價好的時候可以給到2%,差一點也能給到4%左右。

觀察股:巨大 (9921)

以保守一點的投資原則來看,三到五年內,盈餘回到$4元,
殖利率4%的話,大概不會虧錢,安全邊際是有了,
但不算太好,但要想這檔再跌個30%,也有點難以想像。
往下看不行,那往上的獲利預期呢?
盈餘$4.5,殖利率2%的話,股價倒是有漲一倍的空間。

如果股價能到$75的話,三五年內彈回$150,
感覺應該不算太難,是個非常不錯的買點。
$90幾雖然不算太優,但如果開始長期的小量建倉,
倒也不怕再跌太多,
就算會再跌個20%,換個一倍的漲幅機會,
這風險報酬比,似乎也不賴。

再來個免責聲明:
================
我沒有買,出事別找我

================
2025-10-08 10:13 發佈
巨大面臨問題是中國市場內需衰退,入門車款存貨增加,
加上中國自有公路車品牌崛起,嚴重打擊高階車款競爭力,
過去中國品牌是便宜沒好貨,現在是便宜又有一級車的品質,
連XDS(喜得盛)都登上環法賽事,贊助Astana一級車隊,
巨大的CP值優勢正在喪失。

中國把巨大成功那套抄過來用,利用職業賽事打響國際知名度,
未來中國品牌如果掌握世界三大賽事,讓一級職業選手都騎中國公路車,
那巨大未來真的堪憂。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先來個免責聲...(恕刪)

前一陣子不是上了新聞?貨品被扣在美國海關~
營收連續衰退三年,這種股票預期殖利率要有6%以上才能搏版面,以目前接近百元股價,明年要配出6元股息,可能嗎?未來股價腰斬的可能性還比較高。
pigstand wrote:
前一陣子不是上了新聞?貨品被扣在美國海關~

那個算是短期利空事件,不然哪來的低價可撿?
看的是三到五年的反彈可能性,
只要品牌價值還在,市佔沒有下降太多,
例如被中國品牌在世界市場大舉攻城掠地,
那我覺得反彈的機會還是滿大的。
如果能四年一倍的話,績效其實已經足夠好了。

c.c.0110 wrote:
明年要配出6元股息,可能嗎?未來股價腰斬的可能性還比較高。

明年當然不可能,今年的業績明擺在那裡,哪來的6元可以配?
你看得太短了。
那種一年翻倍的「投資方式」比較接近賭博,不能算是投資。

當你給自己找的標的都設定這種預期時,
除非你有特別的資訊或與眾不同的研究能力,
你的投資就會缺乏足夠的安全邊際。

給自己找不那麼飆的股票,
也代表要求的安全邊際更高。
風險和報酬都是一體兩面的。

巨大的營收,以Covid 前的數字來看,
應該要能穩定在550億到600億之間才算正常。
考慮這幾年的通膨因素,或許600-650億也可以期待。
所以其實要說營收三年下滑,
也可以算是Covid中不正常上昇之後的後遺症,
今年如果只做到600億,我覺得也只是均值回歸而已。
大概可以算是到了底部了,最多再沈澱一兩年。
所以或許明年四月公佈今年的整年財報後,有機會再跌一點,
然後就可以開始定期定額投資了。
sn245763

巨大沒有護城河優勢,非常容易受市場因素影響波動,信仰不夠的很容易甩下車,要定投你有更好的選擇。

2025-10-09 1:45
我就是愛拍照

就我的認知,台灣除了台積電,幾乎沒有公司有什麼像樣的護城河,不過非常歡迎您提出更好的選擇。

2025-10-10 0:17
sn245763 wrote:
巨大面臨問題是中國市...(恕刪)


我是從小折流行就開始接觸單車的老車友, 現在也是跟著潮流騎了碟煞電變碳纖公路車, 十分同意上述觀點, 現在的單車部品高CP值都在淘寶, 臺灣很多產業被中國一碰就會進入削價競爭的紅海市場, 像中鋼, 台塑...等, 巨大我想是同理可證, 供參考
靠剝削勞工賺錢被美國爸爸制裁的公司比得贏更會剝削勞工的對岸嗎
Ethan Lin 0031 wrote:
臺灣很多產業被中國一碰就會進入削價競爭的紅海市場, 像中鋼, 台塑...等, 巨大我想是同理可證, 供參考


巨大和這些B2B的工業產品應該是不太一樣的,畢竟消費者多少仍有品牌情結。

其次是關稅的問題。雖然目前只有美國100-200%的關稅,但是歐洲仍然也尚未完全接受大陸單車的傾銷,台灣品牌仍有許多機會。

最後是,巨大在大陸也有生產基地,成本差距應該不至於大到無法競爭的地步。

目前的主要危機是電單車。這一塊業務是機會還是陷阱,恐怕還有待時間證明。有馬達了,還需要碳纖維嗎?是固守本業,還是破釜沈舟,發展新品牌?
從那天發文,到昨天,大概兩週吧,
漲了一根停板還多一點(12.83%),漲了$12.4

果然我的台股做得不好,看好十檔,下手五檔,
結果沒下手的漲翻了,下手的都不漲。



有看到文章下手買的,恭喜了。
sn245763

2週就想看績效,你最好想清楚你在投資還是投機,要投機這支也不是好標的。

2025-10-25 10:38
我就是愛拍照

戰爭之道,以正合,以奇勝。奇正相生,如循環之無端。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兩週看績效在台股算久的了。這支當投機標的雖然不算太好,但能買到谷底一定對長期持有的信心有很大的幫助。

2025-10-25 12:0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