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商品, 先不論品質產地及其它因素, 只討論價錢有三間供應商, 分別在台灣, 韓國, 越南單價皆為100元, 台灣關稅25%,關稅25%, 越南19%對於買家而言, 跟越南買的價錢只要119, 但跟台灣韓國買要125所以越南的賣家就先天佔了一些價格上的優勢
關稅本質上是保護主義,實質是平衡貿易逆差的手段!川普開了第一槍,也許有國家會跟著開第二、第三槍!關稅中又立了洗產地稅率,堵死了過去全球化的持續可能性。臺積是有本事給了 川普面子,但 世界上真沒幾家企業能!所以 美國的總經會朝收縮發展,川普的算盤落空的可能性不小。鮑爾擔心的情況在 關稅實施後,才可能進一步確認影響如何?未來沒有 美國這頭大乳牛,想喝奶的國家也沒小乳牛找了!
臺灣在2024年全年貿易順差806億鎂,其中對中國順差699+、對美國648+、對東盟385+,但對日、韓、歐、中東等主要市場均呈現逆差,對美關稅20~36%都無所謂,反正你我都不是搞出口貿易企業或其員工、家庭,關稅再高也無感,手中持股能閃當閃,趁臺幣升值出國散心,遠離政治紛擾(這政府真正關心的是選票>>>能源相關企業>>國防力量>國家經濟)
貨幣越來越不值錢出口產品變得很貴,影嚮交易競爭力及談判條件,除非產品只有一家在生產。這點可以參考國內出口美國傳產,訂單接越多,損失就越大。值得觀察的是,自從美國喊出關稅問題後,台灣大型製造業出現火災的新聞就會常聽聞.....。失業率會增加治安問題會增加舉個例子亞洲第一次關稅戰,應該可以把前清鴉片戰爭列入第一名,看似清廷虧大了,而事實卻是讓清廷關稅賺翻了好幾倍,而真正貧窮的卻是那些吸食鴉片的老百姓。也可以參考戰後的阿富汗現狀,其餘的像中南美洲毒品輸出國,貧富懸殊很大,底層人命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