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產業的時候
看到這篇新聞
永豐餘:別再叫我們傳產!金控、電子紙營收翻倍,集團5年成長超六成
才知道永豐餘已經100年
原來的紙業已轉型成氣候科技公司
把廢物變黃金,泥漿污水經厭氧處理後
成為清澈放流水,同時產出沼氣發電
也不只嘴巴說說
處理後的放流水還被引到高雄舊鐵橋濕地
現在那邊已經變成鳥類棲地
如果不是何壽川有遠見加上敢投資新科技
這種傳產可能早就被中國低價品或國際競爭淘汰
就像大陸的塑膠業就誕生了好多個王永慶
再看看另一個老品牌「大同」
轉型轉一半還被派系鬥爭搞爛
就知道轉型不一定會成功
很多企業沒有跟著時代做應變
就是卡在內部利益盤根錯節
各位覺得傳產轉型靠的是領導人?
還是整個市場環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