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網上很多債券相關的資訊分享
簡單分就三種:「債券 ETF、直債、可轉債」
以容易入手的程度來排序大致如下:
📌債券ETF(最容易入手)
經理人透過追蹤指數幫你操盤,會不斷更換標的,維持成份債券年限。
優點:輕鬆買、同時持有多檔債券,降低違約風險、T+2流動性高
缺點:配息不如直債穩定,因為ETF的成分債券會變動
配息可能會隨市場調整,像00679B、BND、TLT 都是滿不錯的選擇
📌直債(穩定收益,適合長期持有)
由「公司」或「政府」發行,本質上是借錢給發行方,黑紙白字寫清楚
通常購買價格低於到期金額,收益主要來自到期金額的差額和利息
優點:固定收益、違約風險極低(垃圾債券不適用)
缺點:過於頻繁交易會有買賣價差+手續費
像是巴菲特持有的0-1短天期公債、投等債等
📌可轉換公司債(攻守兼備,適合成長型投資)
本質上與債券相同,給投資者將債券轉換成股票的權利
除了當公司的債主外同時也能參與公司的成長
適合看好公司成長但希望降低風險的投資
優點:靈活度較高,也較抗跌;股價回漲時可換成股票收益
缺點:同公司下利率會比直債差、轉換股票時會有附加條件
像特斯拉可轉債、美股科技成長股可轉債這類都不錯
三種價值核心都圍繞著「借貸收益」
影響最大的是市場基準利率的升降、受其他政策影響
個人認為用ETF的概念再次分散投資,做避險也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已有買NVDA+TSLA+10年美債,受最近美股重挫、川關稅政策等影響
考慮佈局在台防禦性資產,原本考慮買台G直債
但又考量到單一類型的債券未必能全面因應市場變動
且不同類型的債券有各自的優勢
最近開始思考,能不能找到一種結合這三種資產特性的配置方式
讓投資組合不會因為單一市場變動而過度受影響
目前觀察到「統一優選低波多重資產基金」,發現它的配置邏輯符合這種需求

研究了一下,債券ETF、高息股、可轉債三種願望一次滿足
地域性包台股最吸引我,可以削弱美股震盪+緊抱半導體成長力
且股債多元配置,低波+成長兼顧

上市前會再觀察下有沒有類似的海外債+台股標的
沒意外會先申購一些試試水溫,同步增持10年美債
看看是否符合當前的投資策略,再決定是否進一步佈局
畢竟在美債高殖利率下,至少降息末段至升息開頭
其實還是很有獲利空間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