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買美債??,不買美金定存 就好?
你美債一樣要承擔 這種價格波動風險
你要高報酬去買股票
要保守 穩穩賺 妳台灣去放美金定存不就好了
我這樣理解哪邊有錯誤?
以元大00679B為例,存續期間16.7年,到期殖利率4.7%
理論上你現在買進,持有16.7年,最後賣出的價格加上這16.7年領到的利息就相當於買入成本+每年領4.7%利息
美金利率就一直變動,今年定存給你4.5%,好像跟長債一樣
過三年,定存利率要是調到2%,到時候你就會想為什麼不要買長債鎖住利率
投資邏輯跟我之前買儲蓄險很像
買的時候美元定存不到2%,儲蓄險到期每年3%
好像很划算
結果好不容易熬到儲蓄險6年到期,美元定存卻變成4%
現在解約改存美金定存,萬一3年後美金定存又變成不到2%怎麼辦?
儲蓄險可是終生3%
不解約,萬一未來10年美金定存都在3%以上怎麼辦?
所以你覺得未來15年-20年,利率4.5%-5%可以接受,又準備長期持有到存續期間滿,那就買長債
(不是每年穩定給你4.5%,可能今年5%,明年3.5%,持有期間ETF價格會上上下下)
(而是持有到存續期間滿最後賣出的價格加上持有期間領到的利息約等於你的本金+每年4.5%利息)
(當然可以順便賭一把大降息,債券價格上升的獲利,這不一定賭的到,過去兩年一堆人賭失敗)
想要長期獲利多一點,又可以承受風險,買大盤ETF
想要短期賺點美金定存,未來另有他用,就選美金定存
我的儲蓄險最後解約一半買VT
用資產配置方式處理,股債7:3
儲蓄險和現金一起算成債券的部位
你當然也可以一部份股票當成風險的投資,一部分定存當保底穩定的部分而不配置債券
一定要有股票部位,通膨太恐怖
當然有房地產也行
我又認真研究了一下怪老子理財的影片
約3:00時舉例
群益15年以上電信債ETF
其中一支Tmobile債券來試算
到期日2050/4,買進日2023/10
所以到期日26.5年
因為ETF實際上到了剩下15年時就要賣出
所以存續期間為11.5年
照怪老子的試算
整個26.5年都可以有鎖利效果
所以推估債券ETF用平均的概念來看
平均存續時間加上債券ETF本身的設計應賣出的時間
可以代表債券ETF的到期時間(滿期還本)
雖說是到期鎖利
但是同樣因為要放到期,會損失長期的機會成本
這也是投資上必須考慮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