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都說市值型EFT較好,但我以五年實算卻不是這樣!

去年三月將兒子女兒多年前用壓歲錢買的股票出清,改買ETF,當初稍微評估一下覺得 00713 不錯,就全部 All in 買在39.7元,且只要配息一入帳,當天馬上又投入。 累積至今一年多了,真的績效不錯,有 51.2%。

一直以來很多 YouTuber 都鼓吹長期來看市值型EFT一定比高配息ETF好,我也一直很猶豫要不要將 00713 改換成 006208? 也想出一個策略,將以 006208 為主(70-90%),00713 為輔(10-30%),做為資產配置及調節。

然而我今天實際試算一下卻不是這樣,結果真的讓我嚇一跳! 完全顛覆原本的認知。

如果將兩檔ETF的配息都再投入,從 00713 在 2018年開始算起,006208 也從 2018年起算。
假設兩檔ETF各投入一佰萬元,分別用 Excel 列表試算,發現
006208:淨值為 NT$ 2582597 (2024/8/9)
00713:淨值為 NT$ 2911745 (2024/7/15) 9/18將除息,10/15入帳,淨值將更高(~ NT$ 2986469)


都說市值型EFT較好,但我以五年實算卻不是這樣!

都說市值型EFT較好,但我以五年實算卻不是這樣!
2024-09-17 21:01 發佈
006208 的投入日期早了 00713 約 1 季,若一起在 2019/1/2 投入的話,結果會是如何?
若再早 5 年,結果又會是如何?

投資市值型或高息型,所追求的目標是不相同的。就像投資股或債,所追求的目標也不相同。

~~符合自己的個性,才易於長期持有~~
那些市值型要是不算占最多的台積電根本大部分都高股息成分股
市值加權(Cap-Weighted)的投資組合是比較好的說法來至於夏普的CAPM理論。

此理論認為市值加權的市場指數是(mean-variance)有效的投資組合,提供了有效的風險-回報權衡。

換句話說,沒有其他風險資產的組合能夠在相同風險水平下獲得更好的回報,或在相同預期回報下獲得更低的風險。

這個理論在財金領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實務上已多次被實證資料證明它的錯誤,如Fama和French(2003)提供了一個關於CAPM的綜合測試回顧,在大多數情況下,實證研究否定了CAPM的有效性。

另外在Hsu和Campollo(2006)的論文中也指出,根據基本面加權(如根據盈餘與股息加權)的指數,更善於創造比較高的報酬率,而承受比較低的風險。

台灣股市中像0050之類的投資組合,雖是市值加權,但分析其成分也可以發現,多數個股近年都是基本面較佳的個股,尤其台積電的盈餘品質才是帶動相關ETF成長的關鍵。

至少我從來沒有在實證的論文上,看過長期而言市值加權較優的說法,這可能是基金公司推出相對指數的商品時的廣告詞!
主要看ETF持股標的
樓主觀察,是很不錯的
但結論?

因為只比較2隻
看完我沒感覺市值型好還是高息型強
只是006208這五年表現沒00713好

回到回文重點,要看ETF持股標的(&進出策略)
如果標的(&很準的低買高賣)正確,不管是高息還市值
ETF績效也會是正確的
00713真的是有股息又有價差,一點都不像單純高股息
目前有0056 00713 00878 00919這四檔,之前市值型的籌碼賣掉去買00679B等降息了
等降息賺到價差後考慮把美債+0056賣掉改換00918
從2022/11月上市的績效還跑贏持股台積電從480漲到1000的0050與006208
所以高股息真的不一定會睡公園拉
Leighton1968 wrote:
去年三月將兒子女兒多...(恕刪)

市值型ETF主要是貼近市值,貼近大盤走勢。而高股息選股邏輯是追求息高,運氣好有可能價差也賺到

好不好要長期看,跟出場時機也有關係。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市值型要靠時間複利,只抓5年當然看不出什麼優勢,
你都說是替小孩子投資,那至少要看20年的報酬,
去抓0050和0056的比較就能看出差異。
因為你的認知一開始就錯的
當然覺得顛覆認知

市值型好
不是說市值型獲利最好
你一開始就弄錯了

買市值型ETF數學上會贏一半人
買策略型ETF就跟買基金一樣
你選對可以贏市值型ETF,選錯就是輸
你今天剛好選對,所以產生倖存者偏差

萬一你當初選的是0056或是00878呢?

如果是現在進場的投資者
你能保證未來5年,00713一定贏過市值型嗎?
市場上那麼多策略型ETF
你能不能現在選出未來能贏過市值型的ETF?
(00713今年是落後的,繼續抱,明年持續落後怎麼辦?,後年又落後怎麼辦?)
但我保證006208可以贏過一半人
市值型好在哪?
好在可以保證贏過一半人而不是賭人品
好在不用每年擔心績效落後市場,每年陷入要不要換投資標的無限循環決策中
好在長期統計上大盤市值是向上的,所以長期獲利的機會很大,不會長期住套房
反之市值型的缺點
只能長期複利不能期望一夕致富




當然如果你很會選股,很會擇時
也不用來買ETF了

我常舉例說
買大盤型ETF
就像辦公室集資買樂透
你參加,沒中獎,最差大家一起努力打拼
你不參加萬一同事都中獎退休只剩你,你能不能接受?

買策略型ETF
就像你自己選號買樂透
自己中獎很爽
但是如果沒中獎,看別人中,你能不能接受?
(買市值型保證贏一半人,而且長期獲利機會很大,不買市值型,你就有可能陷入看別人賺的困境中)

在資產配置上,006208和00713是可以搭配的
有興趣可以去看清流君的頻道

時間再放長到20年
假設00713持續打敗市值型ETF(今年其實輸了)
那大家都會去研究00713為什麼會賺錢
最後大家都推出類似00713的ETF
這些ETF彼此競爭下造成持股成本偏高
(因為ETF相互競爭下,股票估價已經偏高,又因為選股邏輯相近被迫買進相同的股票,高股息ETF這幾年就是如此)
最後均值回歸一起落後大盤
這也是為什麼時間放長來看
很難有策略可以長期穩定贏過大盤的理由
當然你如果運氣好,在發生均值回歸前就獲利了結
又或是選到還沒被炒作的ETF
當然可以贏大盤
但是除非你從此不進股市
不然你的下一隻投資標的如果不是市值型ETF
你又要再一次面對可能均值回歸的狀況

你如果很認真
每天研究總經,產業趨勢,財報等等,是一位主動投資達人
那你要選股擇時我完全沒有意見
2025/01/09

006208
2025/01/09 115.5元 *25147股 = 2904478.5

00713
2025/01/09 53.05元

2024/9/18 除息 1.5元 10/15 領息
49816*1.5=74724, 10/15 價格57.1元 買進1308股
累計 49816+1308=51124股

2024/12/17 除息 1.4元, 1/13領息
51124股,可領71573元

累積獲利 51124股*53.05+71573=2783701元

想不到吧(我也想不到這麼快,雖然統計告訴我們長期會贏)
領先5年
3個月就被追上

不知道樓主對於我在3個月前提出的問題
"00713今年是落後的,繼續抱,明年持續落後怎麼辦?,後年又落後怎麼辦?"
想出對策了嗎?

買大盤贏一半人
就算5年後10年後又輸給00713我也不擔心
因為一定會贏其他奇怪ETF中的一半人
但是統計告訴我們,大盤長期下來贏的機會其實更高

所以買大盤就可以去睡了(事實證明,3個月內不用做什麼努力就贏了)
買非大盤型ETF,就要常常面對要不要換的問題


買大盤唯一要面對的是系統性風險
這個就是無解
畢竟有風險才有報酬
不承擔風險就沒報酬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