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 AI 投資即戰力 創新科技大展實力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國會聽證發言釋放鴿訊,美國6月CPI放緩,加上台積電(2330)第2季財測達標,帶動台股7月11日再創歷史新高,FED主席發言強化市場對於降息的預期,今(2024)年上半年台股大漲,雖然歷經波動,但也居高不下, AI概念股幾乎已漲過一輪,AI進入日常生活的速度比預測中更快,AI相對應的各大軟硬體廠商,正以加速彼此的合作速度飛躍式的成長,而這一切都只是剛剛才開始,根據數據公司Statista的預測,AI產業到2030年複合成長率高達28%。

如果投資人相信AI具有明確發展趨勢及未來,此時更無需在意市場波動加劇,在己身風險承受度範圍內,建立AI長期投資部位,回檔最佳策略反而是大膽買進創新科技AI相關標的。 台積電7月18日法說會在即,根據彭博統計各單位預估,2024年台積電全年EPS大約40元,以疫情前高點30倍本益比來計算,台股後續表現值得期待;此外2025年資本支出預估增加至331億美元,有利於推動上游供應鏈強勁需求。

台積電2奈米晶片將於下週試產,大客戶蘋果也預計2025年導入2奈米製程晶片,因此iPhone17系列將有機會先行導入使用。 隨著晶片製程進入「埃米時代」,相關晶片設計、封裝、測試等要求都將更高,如台積電今年4月於北美技術論壇發表A16製程,結合台積電晶背供電超級電軌(Super Power Rail)技術,運算速度提供但功耗進一步降低15$pe 20%,此外,目前台積電積極擴產的CoWoS先進封裝,將光連結直接導入封裝中(CPO),美國七大科技巨頭皆率先採用,因此隨著AI持續往終端應用滲透,應用層面越來越廣,對於晶片效能要求也來越高,台積電製程技術領先全球下,台股相關CoWoS、CPO等相關設備、製程等供應鏈可望持續受惠。

另一方面,根據台積電ESG報告指出,2030年目標是在地化採購比率達原物料50%、零配件68%、後端設備達38%;隨著供應鏈在地化,過去長期依賴國外廠商的半導體材料,如先進製程設備與零組件、半導體耗材、特用化學品等台廠也逐漸嶄露頭角,未來業績成長指日可待。 野村投信投資策略部副總張繼文表示,回顧台股今年以來表現,截至2024年7月9日,加權指數累積上漲6,046點,其中貢獻大盤漲幅最多的前3名個股,就是大家熟悉的台積電、鴻海(2317)、聯發科(2454),一共貢獻約4,532點的漲幅,其餘4~10名則分別是廣達(2382)、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台達電(2308)、中信金(2891)、日月光投控(3711)及華城電機(1519),可以發現前十檔股票中電子股就佔六檔,且這六檔今年以來的股價表現相比大盤走勢也毫不遜色,可以說如果要總結2024年迄今台股表現,「電子權值股制霸」就是最佳代表詞。

台股表現如此火熱,許多公司的股價也已上漲到相對昂貴價位,最好的例子莫過於剛晉陞千金股的台積電,以及7月8日剛成功填息的千金股聯發科,這兩檔股票買一張動輒新台幣100多萬元,對一般投資人而言,無論是定期定額還是單筆投資都是不小的負擔。相較之下,隨著近年ETF市場快速發展,許多新成立的ETF普遍價格更加親民,透過選擇「含積/含聯」高的ETF來參與這兩家公司的成長,也逐漸成為投資人的首選。

根據統計台灣54檔台股ETF,若以台積電+聯發科的比重由高至低排序,前十名分別為0052、006208、0050、006203、0053、0057、00692、00904、00935及00690,占比約在46%~68%不等,而當中股票代號以005開頭及部分006開頭的六檔ETF,由於成立時間較早,淨值皆已超過或非常接近100元,換算下來一張十幾萬元,其實也是不低的價格。相較之下剩餘四檔ETF成立時間較晚,淨值皆處於100元之下,其中又以00904及00935淨值僅19或20出頭塊最為親民,換算下來一張兩萬多塊的價格,一般投資人也更容易接受。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68166675929627&id=100082088966020&ref=embed_post
2024-07-17 7:00 發佈
台積電、鴻海、聯發科與廣達這四者含量達 65% 者還有 00881
台積電比重約 32.48%,接近 1/3,不至於過度頭大身小,
價位低,比較適合小資族。

00881 持股權重前四名: cut off Jul 15, 2024,
1. 2330 @ 32.48%,累計 32.48%
2. 2317 @ 14.45%,累計 48.93%
3. 2454 @ 11.28%,累計 60.21%
4. 2382 @ 4.9%,累計 65.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