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8日電)新光人壽股海實現資本利得,加上避險操作得宜、新契約保費業績暢旺,推升新壽6月稅後淨利達新台幣87.54億元,一舉創史上單月次高;新光金6月稅後淨利衝高至102.01億元,創金控成立以來史上單月最佳獲利。
新光金今天公告6月獲利寫驚奇,6月稅後淨利達102.01億元,創新光金史上單月最佳獲利,年增2.17倍;累計今年上半年稅後淨利一舉攀升至204.1億元,不僅相比2023年同期轉虧為盈,亦改寫史上同期新高,累計每股稅後淨利(EPS)1.31元。
新光金主要子公司新壽今年6月稅後淨利達87.54億元,年增3.79倍,為史上單月次高,僅次於2018年1月稅後淨利96億元,當時是因實施IFRS 9的特別因素所致。累計今年上半年新壽稅後淨利達148.01億元,相比2023年同期稅後虧損111.87億元,金額年增259.88億元。
新光金發言人林宜靜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表示,6月新光金各主要子公司獲利動能均相當強勁,人壽、銀行及證券3支柱動能齊發,相較5月獲利均顯著成長。
林宜靜指出,新壽6月獲利受惠3大因素,首先是在資本市場操作不錯,尤其是把握今年股票市場趨勢及脈動,掌握獲取資本利得機會。
其次是今年新壽避險策略至今運作得宜,搭配對趨勢看法並掌握避險成本變化,進行靈活機動調整,讓新壽避險成本控制在合理且公司滿意的水準。
6月新台幣兌美元僅略貶0.03元,新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維持在237億元高水位,林宜靜透露,今年上半年新壽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累積餘額增加逾百億元,有助於新壽抵禦未來匯率波動。
挹注新壽6月獲利的第3大動能來自於保險業績,林宜靜提到,除了財務操作外,新壽6月業務推動表現亮麗,單月新契約保費收入即破百億元、達107億元,月增1.14倍,累計上半年新契約保費收入近300億元,年增21.3%,「全年新契約保費目標希望能朝600億元目標邁進」。
一般而言若壽險公司新契約動能強勁,會反映在當月成本提高,但新壽業績成長反而有助獲利表現,林宜靜解釋,因新壽調整商品結構,新契約動能主要來自於美元保障型商品,讓新契約保費收入成長對獲利反而有幫助。
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公司經會計師查核的資本適足率(RBC)不得低於200%及淨值比不得連2期低於3%,先前新壽虧損讓RBC承壓,連2期落入資本不足,如今新壽經營漸入佳境,新光金暨新壽董事長魏寶生近日表示,力拚今年8月底完成125億元現金增資及剩餘25億元次債募集,將新壽RBC拉至200%法定標準以上。(編輯:楊蘭軒)1130708
【撰文‧呂玨陞】
1年以前,魏寶生剛接任新光人壽董事長,1年以後,魏寶生已經是新光金控董事長,魏寶生領導的新光金、新壽有何藍圖?未來又會面臨哪些挑戰?
「這次增資的價格很漂亮!」7月5日下午接受《今周刊》專訪這天,新光金控新任董事長魏寶生對於即將在半小時後公布的增資價格,語帶自信。他繼續說,「這個價格對股東、對員工都會很有吸引力,增資應該會順利達標。」
當重訊公布,新光人壽現增138億元,超出原先預期的125億元,不難想像魏寶生的自信來源。除了現金增資,新壽還計畫募集25億元的次順位債,目的是讓資本適足率(RBC)重回法定門檻,「預計8月底資金到位後,RBC就可以站上200%。」魏寶生強調「這就是我們現在的首要目標!」
去年7月魏寶生接任新壽董座,開始啟動改革,一年來,確實交出一張不俗的成績單。
攤開新壽今年前6月自結損益,新壽賺了148億元,相比去年同期虧損112億元,一來一往就差了260億元,也帶動新光金前6月從虧損62億元到大賺204億元,成功虧轉盈。
不僅如此,他也讓新壽今年6月的「保險倍增月」整體業績,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新高。
6月28日,陳淮舟辭任新光金控董事長,7月1日,魏寶生接下新光金控董事長,顯示他的成績確實獲董事會肯定。對於扮演不同角色,魏寶生不諱言,「過去在新壽重點是員工和保戶,如今在新光金的責任還有投資人和各家子公司。」
接下金控董事長後,魏寶生熟悉的新壽,仍將在開源節流等策略上繼續扮演關鍵角色。
眼看增資後新壽RBC即將回到法定標準200%,他正積極布局恢復過去遭限制的業務。第一步,可向金管會爭取120億元不動產增值利益,還包括海外有價證券借出、恢復利害關係人交易等,屆時「新壽對於資產的操作可以更靈活。」
同時,魏寶生也在評估發行海外債券,「發海外債有其目的性」,他坦言,除了因應外幣保單的匯率波動,也希望用外幣資本鎖定匯率,支應外幣保單的脫退風險。
不只強化資本體質,在保險業務、資產活化和人才培養上,魏寶生也已勾勒出藍圖。
保險業務方面,新壽去年11月增設通路長職位,打造嶄新業務體系,對內鼓勵內部創業,相比高底薪的行銷制,也讓業務員選擇高獎金的雇傭制刺激業績。同時,新壽也積極與外商銀行共同拓展投資型保單銷售動能,今年已跟法國巴黎銀行攜手推出投資型保單,「過去一年我每周都會跟外商銀行的人開會,不排除跟更多外商銀行合作。」魏寶生透露,現在加入金控資源,未來有更多條件和籌碼直接跟外商銀行總部洽談,「對他們來說,我們是大生意!」
除了新生意,新壽仍有老問題,他也不諱言「5%以上的高利率保單」仍是新壽的包袱。魏寶生目前計畫以共保方式將風險切出去給再保險公司,讓風險資本降低,RBC也有望再提高。
至於資產活化,魏寶生則延續去年成立的不動產投資管理委員會盤點資產,將部分自用資產改成投資性不動產,今年已看到成效。今年新壽租金收入50.7億元,小幅成長1億元;今年處分收益11億元,則增加了5億元,「對新壽來說,金額雖不大,但也不無小補。」
促成新光金子公司相互合作
「金融業比拚的就是人才!」魏寶生強調,今年5月與美商宏智(DDI)合作導入「接班人計畫」,新壽選出47人接班梯隊,「名單完全transparent(公開透明)。」7月1日接班梯隊開始輪調,逐步培訓、參與決策會議並記錄內容,檢視領導表現,預計1年後可看到成果。
魏寶生直言,「若我一年後表現不好,隨時都有人可以接上來。」
接下來的重中之重,在於利用金控資源打造「跨售生態圈」。他期望新光金子公司相互合作,透過「跨售」建立正向循環,創造更多業績。
魏寶生舉例,新光創投的投資標的有沒有機會找到可以給金控旗下元富證券輔導承銷;承銷過程的融資,也可交給新光銀行評估;當公司IPO後,董監事又需要投保董監責任險,「這時候又回到壽險業務了!」魏寶生笑說,董監事資產應該都不少,財富管理的需求這時就可以進來了。
他打算創立一個以新光金為中心,將各家子公司業務,一圈一圈緊緊地兜在一起,跨售的「生態圈」。
魏寶生心中的藍圖很大,卻也坦言,「改革是挑戰,也是機會!」新光金能否在他的帶領下重新擦亮招牌,相信逾41萬小股東都在引頸期盼。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438期)
放晴吧 wrote:
直上標題行嗎?(恕刪)
新光金(2888)因單月獲利爆衝,上半年大賺逾200億元利多激勵,今(9)日股價直接跳空開高,盤中一度觸及漲停11.2元價位,股價改寫波段新高,11點過後已爆出近40萬張天量;對於股價強勢表現,網友大喊「這不是我認識的西瓜~」、「西瓜甜不甜!」
新光金近期股價走強,對此,財經Youtuber奎爺表示,新光金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觀察,總結來看,第一層面股價位置基期OK,第二層面長期報酬率偏低,第三層面營收最壞情況已過去但未明顯變好;整體來講還算可以,大家可持續觀察。
新光金單月賺進102.01億元,上半年賺逾200億元、達204.1億元,逆轉去年同期的虧損,不論單月或上半年累積獲利,皆創史上新高紀錄,EPS達1.31元。新光金6月獲利動能主要來自子公司新光人壽大賺87.54億元,比5月成長136%,累積上半年賺148億元。
在獲利亮眼下,新光金今日股價跳空開高,盤中一度觸及漲停11.2元價位,出現睽違已久的漲停走勢,11點過後漲幅仍逾7%,且成交量近40萬張天量,居今日台股上市櫃公司交易量之冠。
財經Youtuber奎爺日前在股市百寶箱節目上表示,新光金到底有沒有成長的機會呢?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觀察,第一個,它的股價是否偏低;第二個,如果投資它,具不具備長期的報酬率,會有多少;第三個,它未來的營收狀況如何?
奎爺分析,對於金融股來說,通常會採用本淨比及本益比來觀察,主要以本淨比為主,因為金融股不同於電子股,整理了新光金歷史的本淨比數據,顯示過去幾年的本淨比區間處於0.43到0.88之間,這些數據乘上每季的淨值變化,最新情況顯示,新光金的股價位置是中偏低的,第一關表現不錯。
再來看第二關,如果投資長期報酬率會如何呢?奎爺指出,因為長期報酬率股價難以精準預估,但股利可以估計,近年來新光金都虧損,並未發股息,過去也有中斷發股息的情況,代表其長期報酬率表現不佳,無法做準確評估。
奎爺表示,透過富國平台的基本面三環表分析新光金的長期股利報酬率,該模型顯示,投資新光金平均一年可拿到0.27元股利,現股價大概有2.74%的殖利率,但2.74%偏低,經驗上5%以上算不錯,10%算很好,接近3%算低標,低於3%報酬率較差。第二個層面的股息被動收入狀況不太好。
接下來看第三個,營收是否有成長機會?奎爺表示,建議看近12月營收,把一年營收累計來比較,觀察有無從下滑趨勢變為上升,發現最近半年有稍微上升,證明新光金營收最壞情況可能已過去,此層面還算可以。
cchh543 wrote:
說話不腰疼,
搞砸了,
董事長可以換來換去,
小股東可是生計大事
新光金(2888)6月獲利創高!網讚「高層換血有效」:上看20塊
新光金控(2888)8日公布6月自結盈餘,單月稅後純益達102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0.65元;累計上半年稅後純益達204.1億元,一舉突破兩百億元大關,EPS達1.31元。不論單月或是累計上半年獲利均創下金控成立以來新高紀錄。PTT網友歡呼「股價會一路噴上20塊」,直指「董事長換人」是營運成長最大關鍵。
新光金發言人林宜靜說明,金控單月獲利締造新高,主要是人壽子公司維持成長動能,單月獲利87.5億元,較上月大幅成長136%,延續前幾個月資本市場不錯的表現,新壽把握市場趨勢脈動,實現豐厚的資本利得;主要來自台股。
一名網友在PTT發文表示,「今年的西瓜金不一樣了」,他表示,新團隊的努力奏效,帶動6月及上半年獲利創新高,他也問,「這次現金增資是不是要變難抽了?」
其他人則留言「七月股利近來,噴爆,西瓜吃起來」、「預期全年股利會較去年略少一些,但資本利得成長很多」、「重返榮耀」、「這家跟遠東銀都值得期待,希望它以後配息也大方」、「這不是我認識的西瓜」、「現在還可以種瓜」、「西瓜有機會噴上20 賺錢就是這麼簡單」。
不少人認為獲利與高層換血有關,留言「擺脫吳家就起飛」、「腫瘤割除後正在恢復健康」、「原來是換人經營啦」、「果然沒有那個男人會比較穩」、「換老闆好有用」、「還好董事長換人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