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5月19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出席“貨幣政策觀點”的小組討論。其中鮑威爾提及美國銀行業面臨的壓力可能意味着,為了實現抑制通脹目標,利率或許不該提高到原本預計的水平。
筆者理解,鮑威爾上述表達或意味峰值利率將低於預期,原因是美國銀行業危機導致的信貸壓力可能對經濟增長、就業和通脹造成的負面影響,其效果等同於升息,有利於打壓通脹。
毫無疑問,美聯儲從2022年3月以來的共計升息十次,加息500基點。快速升息導致短端利率超過長端利率,形成利率倒掛,進而導致銀行危機,反過來對利率進一步升息構成壓力。
然而,根據歷史經驗來看,通脹的本質是貨幣財政過度擴張,因而在美聯儲打壓通脹階段不宜採取“漸進主義”的貨幣政策。此外,在通脹下行階段利率始終長期高於通脹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