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權指數小漲11點,成交量2213億,約等於20日均量水準。指數行為正常,20MA沒破,布林軌道帶寬續縮,在近期高檔與壓力帶15475-15616橫盤整理。中期看法不變。
指數還沒有異常,仍舊專注在個股上。今天的一點看法是,最近強的這一批個股,這兩天走勢停頓、高檔長上影線、量價背離的狀況變多,雖然沒有立即出現架構被破壞的狀況,但距離買點已遠,追高已經不適合。同時,還是有一些族群開始發動,例如機械(工具機/飛機汽機車零組件),還有一些從底部反彈拉起來、還不能算是回升但有機會的族群,例如面板、航空、金融等等,我個人會傾向等他們符合過濾條件、進入晚上過濾清單之後才會考慮,看似轉強但套牢的人也多,我傾向等它們證明強度(至少RS要上80),不然有被巴的可能。同時,我個人也準備一些RS在80上、符合技術條件的的中大型股名單,如果指數真的出量衝破近期高點,且推測是法人盤,可能會視情況參與一下。
上周我的持股檔數跟資金水位85%,都是今年以來新高,但這兩天獲利了結、不如預期減碼、換股,資金水位差不多又降到50%。年初一開始從小幅淨空單,變成0%、25%、50%...,一路感覺勝率、報酬風險比率變好,才一路加碼,基本上就是拿著獲利當緩衝加碼。這兩天減碼,一些是獲利了結,一些是換股,只是收回來的錢沒有馬上加新部位,原因除了前段所述之外,還有一些下一段會說的,另外就是228連假要到了,目前的狀況讓我不想留太大的部位過長假。
個人認為目前市況還是不錯,所以我還有股票在手上,但一路下來還是有些情況我覺得要注意。以下是我覺得近期一些警訊或是不確定因素,如果變嚴重了就視情況減碼保守一點。比起指數,更多注意力放在個股身上。
1. 即便是強勢股,大部分也都乖離過大。我每晚都會把我過濾、發文出來的那份清單的日線圖都看過一次,我個人認為絕大部分的股票都已經離好買點太遠。1月初我看到很多檔股票有不錯的底部起漲,但過去兩個禮拜我看到的多是已經起漲繼續延伸的居多,急漲之後其實已經不好追。
2. 突破的股票,折返的現象變多。突破的時候常會帶量,開始看到比例較高的股票在突破時被倒貨,甚至留下長上影線、黑K。
3. 領漲的股票開始輪回到落後反彈、甚至是比較投機的個股上。
4. 符合RS>85+技術過濾的清單檔數來到新高。從去年10月低點不到50檔,到現在有178檔,我好奇還有多少能量可以繼續增加。
5. 股價在20MA/50MA/200MA的比例來到84%/84%/73%,200MA以上的比例差不多回到去年3月的水準,與第四點一樣,我好奇還有多少能量可以榨。
6. 指數開始停滯不前。其實加權指數與過完年第一天收盤位置差不多,有可能是在過年跳空太高,需要收斂乖離,但15475-15616三周多久攻不下也需要提防。
7. 如前面的中期看法,前兩次在一段長時間大跌後,急漲站上還在下壓的200MA,通常還會有回檔測試,”拉平”200MA這個動作。我覺得今年上下橫盤會持續一段時間,問題在於到頂、到底的訊號。
8. 美股一波急拉連過數個高點,我覺得會有一個回檔,跌破20MA要注意,若破50MA回檔會更深。走法可能類似最近的香港恆生指數,破20MA震盪後下去50MA。
9. 美債殖利率創近期新高,1Y殖利率剛創新高,2Y也快了,5Y、10Y則是過去年12月高點,美元指數也有從底部回升的跡象。
以上幾點僅供參考。最近太多人在問什麼時候要賣,所以重貼一下。如果是停利的話,我覺得應該依照你所承受的風險倍數去做賣出計畫即可。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