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01大大好,
之前曾經有問過有關買完房子之後的投資理財,大部分的人推薦定存就好或是中華電信,但我目前想要看看ETF是否可行?不知道是否有推薦的呢?
謝謝~
假設您在2022年1月3日買進下列資產,持有到2022年9月2日的績效(報酬)如下。不計算股息,不計算利息,只看市場價格。
4904遠傳電信 +14.35%
2412中華電信 +4.76%
2317鴻海 +4.37%
定存 +- 0%
3045臺灣大哥大 -2.29%
00713元大高息低波 -6.05%
2308台達電 -9.57%
BND全美國市場債券 -11.82%
00878國泰高股息 -12.04%
0056元大高股息 -15.92%
VOO 標普500 -17.94%
VTI 全美國市場 -19.04%
臺北股市加權股價指數 -19.69%
00692富邦公司治理 -21.08%
0050元大臺灣50 -22.2%
2330台積電 -23.14%
就像二樓問的,你現在的資產是多少?要拿多少錢出來投資?
如果損失一萬元會讓你很心痛,那就定存就好。
如果損失十萬元會心痛,那就買三大電信股票。
如果損失一百萬才心痛,那就買台積電。
如果損失一千萬才會心痛,那就隨便買。
幸福滿點 wrote:
各位01大大好,
之前曾經有問過有關買完房子之後的投資理財,大部分的人推薦定存就好或是中華電信,但我目前想要看看ETF是否可行?不知道是否有推薦的呢?
謝謝~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ETF績效 大盤跌多少 ETF幾乎就跌多少
有些特定族群的ETF 比如半導體ETF 還跌得比大盤多
ETF就是要分散 如果還是集中在某產業 或是一次買太多張ETF
就陷於風險之中
如果像小弟我 定期定額 每月每隻ETF買零股1千元
還可以設定要成交的金額是開盤價漲跌的%數 沒買到就算了
慢慢地換成股票
兩個帳號到現在為止 也才 負個位數的%
因為我是等大盤下跌到20%還是10%才進場的
期間自己手動買的個股零股 績效也沒比較好 也有買國內卷商推出的國外ETF標的
績效反而比台灣好
一言以蔽之 風險是買賣股票最大的考量
買ETF就是規避個股下跌的風險
但沒有保證獲利 也沒有保證你買的時機點會不會賺錢
就是穩定的績效而已 賠也是穩定的賠
就算一支很爛 可是總體未實現損益 還是上上下下
甚至從-10%以上 回到-3%
下降趨勢存骨本來就是這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