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日止,MSCI能源類股指數今年以來漲幅逾兩成,是MSCI世界指數的11大產業裡唯一仍有正報酬的類股,但是能源類股的本益比仍低於五年均值,顯示能源類股經過長期超跌,評價面依舊低廉;油價只要維持在高檔,能源股可望享有價值重估(re-rating)效應,後市可期。
野村投信表示,俄羅斯為全球最大天然氣出口國、全球第二大原油出口國,若歐美制裁持續升級恐造成供給中斷,市場恐慌情緒推升油價持續走高,有利能源企業的獲利表現。
根據預估,MSCI能源類股的2022年每股稅後純益(EPS)成長率為31%,成長幅度遙遙領先其他產業,此外,過去油價上漲,能源企業就提高資本支出,但當產能開出時油價多已回跌,不利長期股價走勢,而目前傳統能源業者再投資設備意願低,但透過大舉回購庫藏股、提高股利發放,可望提升股東權益(ROE),反而有利長遠股價發展。
俄烏衝突演變至今,美國、歐盟和英國宣布新的金融制裁和出口管制措施,但沒有對原油和天然氣貿易採取嚴格措施,因終止能源貿易的行動會對美、歐等國現階段產生巨大影響。街口投信分析,俄羅斯一直是主要的原油和天然氣供應國,在無法排除俄羅斯可能會通過減少能源出口來回應制裁措施下,短線油價上行風險仍存。
供需方面,新冠疫情全球每日新增確診數持續下滑,隨著各國放寬限制朝向恢復正常生活,全球跨國移動限制的逐步鬆綁將是原油強勁需求最大助力。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OPEC+)將召開會議,OPEC+可能仍維持其逐步增產計畫。此前國際能源署(IEA)發表月報指出,OPEC+供應持續短缺,未能達到產油目標,顯示OPCE+閒置產能面臨挑戰。
街口投信表示,俄烏情勢發展持續影響短期油價走勢,暫時掩蓋油價強力的基本面支持因素,包含疫情緩解將帶動的需求前景、產油國供給力道有限與美國政策抑制頁岩氣開採等因素,都將主導油價後市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