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2022/01/25聯電法說會的解讀及媒體的標題殺人法

〈聯電法說〉今年資本支出年增66%達30億美元 首鬆口2023年後28奈米恐供過於求
鉅亨網記者林薏茹 台北2022/01/25 19:11

晶圓代工廠聯電 (2303-TW)(UMC-US) 今 (25) 日召開法說,宣布今年資本支出將達 30 億美元,較去年大增 66%;不過,對於市場大舉擴充 28 奈米產能,聯電首度鬆口認為,2023 年後 28 奈米市場可能面臨供過於求。

聯電去年資本支出約 18 億美元,今年資本支出中 90% 用於 12 吋產能、10% 用於 8 吋產能。其中,南科 Fab 12A P5 廠區擴產的 1 萬片產能,將在第二季到位,廈門廠也將增加 1 萬片產能。

不過,聯電共同總經理王石指出,P6 廠區擴產進度有些延遲,將會持續努力、縮短進程,目前仍預計明年第二季陸續投產,而產能則由原先規劃的 2.75 萬片,上調至 3.25 萬片。

各大晶圓廠相繼擴充 28 奈米產能,外資關注聯電如何看待產業未來供需情況,王石則說,市場龍頭廠看好產業需求會持續成長,聯電也持同樣看法。

供給端方面,王石表示,從目前市場已宣布的擴產計畫來看,28 奈米產能可能發生供過於求的時間點會在 2023 年後,但由於 28 奈米是許多應用的甜蜜點,需求將持續成長,供過於求情況相對輕微,而聯電 28 奈米長約覆蓋率達 80%,預期仍將維持高度成長。

--------------------------------------------------------------------------------------------------

聯電的法說會後
部分媒體及網路紛紛出現了成熟製程將在2023年出現供過於求的說法(肯定直述句)
但是 聯電的總經理王石是這麼說的嗎?

我們看看聯電總經理王石的原意:

1.
各大晶圓廠相繼擴充 28 奈米產能,外資關注聯電如何看待產業未來供需情況,王石則說,市場龍頭廠看好產業需求會持續成長,聯電也持同樣看法。

2.
28 奈米產能可能(假設語句)發生供過於求的時間點會在 2023 年後,但由於 28 奈米是許多應用的甜蜜點,需求將持續成長,供過於求情況相對輕微,而聯電 28 奈米長約覆蓋率達 80%,預期仍將維持高度成長。

根據聯電總經理王石的說法:
1. 市場龍頭廠(應指台積電)看好產業需求會持續成長 聯電也持同樣看法

2. 28奈米產能可能發生供過於求的時間點會在 2023 年後
但由於28 奈米是許多應用的甜蜜點,需求將持續成長,供過於求情況相對輕微,而聯電 28 奈米長約覆蓋率達 80%,預期仍將維持高度成長。


聯電總經理王石這段話的原意是指:
"28奈米會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 那也會是在2023年之後"(假設語句)
不是指"28奈米會在2023年後供過於求"(肯定直述句)
肯定直述句與假設語句 兩者意義差距巨大

部分媒體及網民們紛紛帶風向說"28奈米會在2023年後供過於求"
我認為媒體的標題殺人法是市場上有人刻意混淆"肯定直述句與假設語句" 壓低吃貨
聯電前一交易日以61.5收盤
今日以56.4開低後迅速拉升且出量
表示市場上有人在接(恭喜有心人成功壓低吃貨)
但同樣成熟製程的力積電股價卻不跌 這顯然是有心人刻意壓低聯電吃貨
因此 我看好聯電至少會過前高72
2022-01-26 10:49 發佈
finartist wrote:
聯電前一交易日以61.5收盤
今日以56.4開低後迅速拉升且出量
表示市場上有人在接(恭喜有心人成功壓低吃貨)
但同樣成熟製程的力積電股價卻不跌 這顯然是有心人刻意壓低聯電吃貨
因此 我看好聯電至少會過前高72

力積電預估今年毛利率 > 50%, 聯電是40%,台積電是53%~55%.
聯電的子公司多,包袱過太,毛利率若跟不上同業,股價被殺低不意外!
shean9019

力積電是12吋廠鋁製程毛利會比八吋晶圓較多的聯電高是正常 但效能較差 故今明兩年的成長性都是聯電較高 今天出來的報告聯電今年獲利普遍落在6.05-6.35之間 且今明兩年折舊都是下降的

2022-01-27 0:06
謝謝提醒,跟著小小建倉一張。




finartist wrote:
部分媒體及網民們紛紛帶風向說"28奈米會在2023年後供過於求"
我認為媒體的標題殺人法是市場上有人刻意混淆兩者帶風向 壓低吃貨
聯電前一交易日以61.5收盤
今日以56.4開低後迅速拉升且出量
表示市場上有人在接(恭喜有心人成功壓低吃貨)
但同樣成熟製程的力積電股價卻不跌 這顯然是有心人刻意壓低聯電吃貨

因此 我看好聯電至少會過前高72
優質配息ETF抱緊處理,當股市包租公。
九份老街 wrote:
力積電預估今年毛利率 > 50%, 聯電是40%,台積電是53%~55%.
聯電的子公司多,包袱過太,毛利率若跟不上同業,股價被殺低不意外!


力積電是預估今年下半年時毛利率達到50%(不是今年全年毛利率皆50%)
聯電是預估今年Q1毛利率40% 今年下半年還未知
因此你的解讀是有誤的
且單以"預估毛利率的差異"也不足以解釋聯電和力積電股價走勢的差異
finartist wrote:
〈聯電法說〉今年資本(恕刪)


個人認為跟你的解讀不一樣
1. 外資的市調已經傳出成熟製程在Q1/Q2還會調高售價, 然後似乎到頂了, 無法再漲價下去, 因此傳言供給需求在成熟製程有鬆動跡象.....UMC CEO的或許會供過於求的言論相對證實外資從其他方面得來的消息
2. 只要需求沒有100%產能滿足, 這一二年的聯電/力積電投入大資金擴產的錢要如何回收?最好方式就是降價來吸引客戶多投單, 讓產能滿載........一方面單價掉/一方面折舊增, 獲利要好就很難
3. 2022年即使EPS再高, 2023年配息再好, 2023年獲利差導致除息後無法填息, 那有何用?
以上來看, UMC 外資給的本益比預期就不會好到那邊去了
不投入先進製程技術,靠吃老本,和對手差距越來越遠,股價能夠大好嗎
神奇
這麼喜歡看新聞做股票,不如看以下幾則新聞。我為什麼會知道,因為當時買了不少聯電,所以這些利空新聞都留下,作為未來的驗證。當然,我不是神,賣在55-58之間。今天又再買一次,是回補聯電期貨空單。

2020-11-03:兩份關鍵文件》業績亮眼,訴訟結果不錯,聯電股價為何大跌?這時候股價30上下

2020-12-10:晶圓二哥真的那麼猛?大咖狂倒貨 專家爆驚人內幕這時候股價不到50

2021-09-08:台積電、聯電還可以追嗎?這1個籌碼訊號有答案 聯電見高點72之後第三天的新聞,當時股價在66附近。內容是大戶持股增加,散戶在退場。
jhlien wrote:
個人認為跟你的解讀不一樣
1. 外資的市調已經傳出成熟製程在Q1/Q2還會調高售價, 然後似乎到頂了, 無法再漲價下去, 因此傳言供給需求在成熟製程有鬆動跡象.....UMC CEO的或許會供過於求的言論相對證實外資從其他方面得來的消息

聯電的成熟製程客戶已有約80%簽了五六年長約
有心人從去年11~12月左右開始散布成熟製程供過於求的說法
但皆未提出任何證據及數據佐證
即使退一步如你所言Q1Q2代工價"似乎"到頂不再漲價
那也僅表示代工價不再漲價 不是降價 更不是產能供過於求 你的解讀未免太跳tone
況且你那個"似乎/或許"又再次犯了我開樓所言的"假設性說法"


jhlien wrote:
2. 只要需求沒有100%產能滿足, 這一二年的聯電/力積電投入大資金擴產的錢要如何回收?最好方式就是降價來吸引客戶多投單, 讓產能滿載........一方面單價掉/一方面折舊增, 獲利要好就很難


如前文所言 聯電的客戶約80%都簽了長約 新建廠的產能更都被長約包完了
根據聯電總經理王石昨天在法說會上的說法可知
聯電上修今年營運預估約20% 今年營運仍將逐季逐步向上
現在股價根本沒有下跌或低於前高72的理由

你又為何認為聯電產能要100%滿載才能賺錢? 你有數據證明嗎?
況且聯電產能都被長約包完了 產能已經維持100%負載至少一年多以上了
今年營運還會再逐季成長 何需降價吸引客戶投單?

經過這次疫情 全世界及各行各業都理解到晶片不能隨便抽單
一旦抽單就會像那些大車廠一樣因缺晶片而停產重創
其他行業因缺晶片而減產/交不出貨更已經成為日常了
晶圓廠已經事先警告過客戶 晶片/晶圓抽單之後要再投單沒那麼容易
當下某些電源管理晶片的交貨期甚至已經超過一年

jhlien wrote:
3. 2022年即使EPS再高, 2023年配息再好, 2023年獲利差導致除息後無法填息, 那有何用?
以上來看, UMC 外資給的本益比預期就不會好到那邊去了


2023年獲利差? 你這是哪個平行世界來的假訊息?
2022預估EPS不低於5.X 2023預估不低於6.X
獲利差?

聯電在過去十數年平均每年EPS不到1 因此外資僅給予聯電12~15倍的本益比
但從2016~2017開始 聯電進行策略轉型 至2021年EPS超過4.5
預估2022年EPS不低於5.X 2023年EPS不低於6.X
EPS不到1時 給予本益比12~15
EPS至少5~6以上時 本益比應該要給多少? 你連數學都不相信了?

當過去聯電每年EPS平均不到1時 外資給予本益比12~15倍
依據數學原理
當聯電策略轉型成功 每年EPS至少5~6以上時應給予本益比至少18~20倍

如果你連基礎的數學/財務原理都不願意相信 你確定你還要投入股市?
finartist
finartist 樓主

沒有差異化? 你知不知道聯電的特殊製程(如高壓製程)是業界最佳?否則三星的長約單怎麼又會被聯電漲代工價!你以為邏輯晶圓代工是買設備來就會有"良率"?你要不要從你口袋裡掏錢出來投資設廠試試?

2022-03-10 10:21
finartist
finartist 樓主

且28nm製程是物聯網 5G 電動車 網通...等等"非最需運算力"的萬用製程誰跟你說僅限於大陸? 你到底有沒有讀過書?

2022-03-10 10:31
kk1973kk wrote:
不投入先進製程技術,靠吃老本,和對手差距越來越遠,股價能夠大好嗎
神奇


照你這邏輯 全世界所有最新科技以外的產業/業者應該都已經倒閉了
連黃豆/小麥/玉米應該都沒人種
豬/牛/羊應該也沒人養
人類應該都已經餓成仙了

依據台積電的法說會 台積電的先進製程晶片未來營運成長可期
但"成熟製程"在未來十年才是真正的精彩
每一顆先進製程晶片需要搭配多少顆成熟製程晶片才能組裝成一個完整的產品?

你要不要拆拆你的汽車/電腦/手機看看?
需要晶片的產業又何止汽車/電腦/手機!
哪個產業不需要晶片?
即使種田 也要開著內有大量晶片的農用機械種田
不肯投資研發,會一直被洗到後段班,最後就被時代淘汰
附加價值低的產品,就容易單純的供需決定價格,如同樓主說的黃小玉
當供給大於需求,台積電還有錢賺,聯電就不一定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