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自製台灣優質30ETF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040/4119879
看完作者孫悟天這篇「同樣放六年,存股跟儲蓄險比一比」這篇文章後有感而發,如果我把文中舉例的"第一金"換成自製的"台灣優質30ETF"是不是可以抱的更安心呢?

如果五年前我把買儲蓄險的決心和毅力(不賠錢解約)用在0050或0056上面(不賣賠錢的股票),現在成本早就降低到2/3以下了,持有十年保守估計成本會降到1/2以下,這樣就算遇到50%以上幅度的修正,也會大大增加續抱的成功率不是嗎?

言歸正傳我所謂的台灣優質30ETF內的成分股是從0050.0056.00850.00692.006208這5檔ETF裡面篩選而來的,篩選方式是依重複數最高的前30家公司來組成的

大家最想把那一檔個股列入自組ETF成分股的名單呢?

我先舉例:
1.兆豐金
2.富邦金
3.合庫金
4.玉山金
5.第一金
6.台積電
7.鴻海
8.聯詠
9.中華電
10.台灣大
11.統一
12.聯華
13.興富發
14.華固
15.台泥
16.亞泥
17.台塑
18.台化
.
.
.
30.
2019-11-13 8:5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台灣 30





直接買台灣南波萬就好啦,
只買加權指數權重第一台積電,
第一名換人,就賣掉換新的第一名進來。
不用付基金經理人管理費,
甚至一輩子也遇不到第一名換人,
輕鬆簡單
**小螞蟻 wrote:
直接買台灣南波萬就好...(恕刪)


試問如果押的是身家或退休金,您會安心嗎?

當資產與年紀都來到相對高點,我不信還有人會重押電子股…
客家阿源 wrote:
試問如果押的是身家或...(恕刪)


第一名換人就是再調整而已 哪會不安心
**小螞蟻 wrote:
第一名換人就是再調整...(恕刪)


第一大2330市值約8兆
第二大2317市值約1.2兆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真的要換股,可能連房子也要一起換小間一點的了…

忠言逆耳:世事難料小心駛得萬年船
成分股雖然重要,但長線績效的關鍵還是在權重配置。曾經兆豐藍籌30推出時,我看好他應該會比台灣50好(DJIA也才30支),現在看來似乎大同小異(好一些些些)。如果自製的投資組合到頭來績效跟台灣50差不多(很多人甚至更差),那懶人投資法就會冒出來了。
客家阿源 wrote:
忠言逆耳:世事難料小心駛得萬年船...(恕刪)


原來如此 我太天真了
01sitter wrote:
成分股雖然重要,但長...(恕刪)


謝謝分享

其實現階段我圖的只是報酬率貼近0050但是要抱的比0050更安心而已

有能力的人早已往美股ETF發展,放眼全世界量身訂做屬於自己的資產配置

自知能力不足,也不打算做股債的配置,因為我深信資本市場歷年來雖有幾次大幅度的修正,但最終還是改變不了左下右上的慣性!就當做買了十年期的儲蓄險吧~中途解約(賣股)賠死你!十年後成本降到1/2以下,遇到股災就更不怕了!
客家阿源 wrote:
謝謝分享其實現階段我...(恕刪)


我來支持你,不過我是自組台灣35(硬要比你多5 ),已n年,每年爽爽股息。

儲蓄險現在不能買了,當年買的現在還有7%. 我都捨不得解掉,現在新推出的只剩2.3%的,費用扣一扣不就跟定存差不多,

還有,你說放10年成本1半太保守了啦,股息再投入,應該成本接近1/3左右。

數學魔人別出現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