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大家都聽說過抽籤這件事,一檔股票要新上市、上櫃前,大都會經歷抽籤申購這個階段,往往承銷價與上市櫃首日價格都有一定的價差,而且在上市櫃初期通常會有一波蜜月行情,讓抽籤抽中的人能夠獲得一大段獲利。不過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讓我們用數字說話。
-----------------------------網誌圖文好讀版-----------------------------
分析背景說明:
樣本採用1998年至2018年初次上市、上櫃公司,股票檔數共1260檔,由於刪除部分資料不齊全或資料庫缺漏部分,該期間市場實際上市櫃檔數可能更多,但在此僅以這1260檔作為分析標的。
目的為統計上市櫃首日漲跌幅狀況,因此以上市櫃首日收盤價與抽籤時承銷價做為比較基準,若首日收盤價大於承銷價則判定首日為上漲,例如A公司抽籤時承銷價為40元,上市首日收盤價為60元,則判定首日為上漲,首日漲幅50%。
不囉嗦,直接上圖


從兩張圖可以看出,上市櫃首日上漲機率都高過5成,最低的一年落在2003年,不過還是有55%的股票呈現上漲。從漲跌幅狀態來看也都至少有20%的回報,只有在2001~2005這五年比較少,都落在6~7%左右。此外,雖然1998與1999年分別平均漲幅為121%與62%,但由於樣本都只有1檔,因此可以忽略。
整體來看,新股市上櫃前抽籤,首日收盤前即賣出還是有利可圖的,有些閒置資金的朋友不妨參考看看。
但股市中籤率實在是非常低,有時候抽滿整年也不見得能抽中一檔,因此我在下方做了另一項統計,給各位參考看看。
分析背景說明:
樣本使用仍為1998年至2018年初次上市、上櫃公司,股票檔數共1260檔,統計目的為初次上市櫃公司60日內漲跌幅狀況,找出期間最高價落點。所有比較值均為該日收盤價,並無使用最高價進行比較,最高價落點以首日收盤價為基準,若往後推59日,只要有其中1日收盤價高於首日收盤價,則該日為期間最高價落點,直到再度被超越。
例如B公司首日收盤價為40元,若上市後股價一路走低,沒有一日收盤價超過40元,則期間最高價落點為1;若上市後股價震盪盤整,直到第20日收盤價為45元,則期間最高價落點為20,若於第40日收盤價超過45元,則期間最高價落點將取代為40。藉由觀察上市櫃股票前60日期間最高價落點,判斷若於上市櫃首日購入股票,是否有利可圖?

由於統計表細項放上來不易閱讀,因此直接放上結論圖表,統計1260檔初上市櫃股票前60日收盤價狀況,其中有22.22%上市櫃首日即為高點,30.87%高點落於第2日到第10日區間,10.79%高點落於11~20日區間,9.6%高點落於21~30日區間,5.95%高點落於31~40日區間,6.83%高點落於41~50日區間,13.73%高點落於51~60日區間。
若想在公司上市後首日買進,則比較理想的出場點應為前一個月以內,有4成多的股票最高價落於該區間,雖然在後兩個月持續上漲的股票有36%,但時間成本以及持倉風險相較前者來的大。但當然也須注意有22%的股票在前三個月中,上市首日即為高點,是否買進還是得考量其他層面作為依據才行。
回測績效僅供參考,不代表未來獲利之保證,文章均為個人心得及經驗之分享,若發現任何問題麻煩各位告知。有其他疑問歡迎在下方討論區想法交流,也歡迎私下詢問我,感謝各位耐心地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