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50ETF今年配發現金股利2元,以9/30收盤價(62.4)計算,股息殖利率約3.21%,
台灣高股息ETF今年配發現金股利0.95元,以9/30收盤價(21)計算,股息殖利率約4.52%
高手如林 wrote:
0056過去幾乎是兩年才配一次 ...(恕刪)
2012年4月29日,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接受專訪時,對此有說明。
http://www.usastock88.com/2012/04/buffettism-06.html
問:0056過去幾乎是兩年才配一次,可以改善嗎?
劉宗聖總經理:這個以後應該不會再發生了,我們第一次有息卻不能配,是因為跌破發行淨值。我們掛牌都會先定一個價格,過去採用指數的百分比來訂IPO價格(例如:百分之一),我們要衡量買賣一張的價格,才不會一張要一百萬。
但是一般來說不希望跌破發行淨值還配息,因為在資本虧損的情況下,配息來源會是本金,這就有違投資公義了。表示基金操作那麼爛,還配什麼息?其實都配到本金去了,如果配到本金,就跟老鼠會一樣,後面進來的錢拿去配給前面的人,配到最後基金可能就倒了。
但這是主動型基金主動操作的結果。0056在掛牌之後就跌下來,並不是操作很爛,而是跟著指數下來,而拿到的息不配出去,會讓基金的淨值outperform這個index,因為息都在帳上,這就不是好的指數化產品。
所以過去我們都是希望超過一個百分比,就把息配掉,這樣子淨值才能貼近指數的表現。所以後來我們跟主管機關建議,得到認同,即使市價在發行淨值以下也可以配,只要有息拿到,就可以配,所以隔一年就配了。
而金融海嘯那一年,發生的是,把已實現獲利跟未實現獲利全部加在一起,要正的才可以配,對我來講,同樣的,我不是故意可以已實我不把它已實,像主動型一樣,主動型為了因應申贖,就要實現流動,不然會有結構性管理的問題。但是我的已實跟未實是追蹤指數的表現,為什麼要用這種主動型已實加未實管理的方式,負的就不能配。所以後來我們也反應這個問題,只要有息,我們統統配。
所以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希望將來每年十檔都可以配。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