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近日連跌
會跟這個有關嗎??
徐陽:出口進口雙雙回落 衰退性順差不足仰仗 2017-08-08 16:19
【信息】
海關總署8月8日發佈資料顯示,以美元計,7月中國貿易順差460.8億美元,前值427.7億美元;進口同比增11%,前值17.2%;出口同比增7.2%,前值11.3%。
【觀點】
①外需不振抑制出口增速。7月出口1936.46億美元,較6月1965.91億美元下降約30億美元,同比增7.2%,前值11.3%。同期韓國和越南表現略有背離,韓國出口7月同比增19.5%,高於6月的13.6%,越南7月同比增17.39%,低於6月的20.85%。出口資料和PMI新出口訂單指數下降較為一致,7月新出口訂單PMI下降了1.1。我們之前提醒世界政治形勢相對複雜,可能會影響我國出口,目前我們認為僅僅是開始。
7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8.93%,低於6月19.85%,但絕對金額下降了5.15億美元;對歐盟出口同比為10.12%,低於6月15.17%,絕對金額減少4.75億美元;對日本同比增速6.161%,高於6月5.54%,絕對額上升1.19億美元。
7月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出現下降,分別下降7.86億美元和28.13億美元。鋼材出口較上月略有恢復,增加15億美元,但是煤炭出口則繼續下降72.6億美元。
②進口再次下降,並且降幅高於出口降幅。7月進口1469.09億美元,較6月1538億美元下降了近70億美元。從進口量來看,7月鐵礦砂進口較上月減少845萬噸。原油進口減少137萬噸;天然橡膠減少32萬噸,合成橡膠減少413萬噸。從價值上看,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較6月減少到12.51億美元,機電產品進口減少18.19億美元。這些都表明內需並沒有顯著改善。
③衰退造成的貿易順差不足以仰仗。整體而言,7月貿易差額較6月增加近40億美元,創1月以來新高,但是該順差是通過進出口的下降帶來的,並且是進口的下降大於出口的下降帶來的,這並不是我們希望得到的貿易順差。一方面國內的經濟並沒有真正的恢復,導致我們對於原材料等上游產品需求不足,同時7月資料顯示我們對於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的需求也在下降,表明國內需求並不僅限於生產端;另一方面國際複雜的政治形勢抑制了美國等國家的經濟增長勢頭,導致外國對我國的原材料需求不足。但是由此帶來的我國的淨出口的變化是較難預測的。目前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貿易順差有助於增加外匯儲備,但是受貿易順差不確定的影響,外匯儲備的變化較難預測。
元靈是不受時空物質限制,本是觀察、覺知、思辨的觀行照悟體。元靈透過仿生AI的故事敘述來遊戲體驗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