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先專注於有穩定收入的工作為本業優先並利用閒錢來投資及研究。有太多窮人下班及休假後,大部份時間都在做窮人常做的事:浪費光陰娛樂每天一直重覆做一樣的事,不管抱怨多少年還是不會改變現況,除非你工作已忙錄到沒什麼私人時間,不然不可能沒時間研究投資理財。富人休閒時間大部份做的都是有關能幫助自已成長的事情來投資自已,我看過很多5x歲退休的高階主管 ,光是年輕時存股到4x歲股利就已非常多,早就可以退休。全世界大部份的富人怎都是靠本業賺錢起家居多,然後副業壯大可能轉成主業。巴菲特出生起跑點就已先贏別人,家境有錢的他 ,家裡有錢磨練他的經驗值讓他培養出長線的投資眼光。這只是說明目前世界的趨勢,大部份富人都靠本業起來,用閒錢投資,所以你聽過那個名人是本業月收入22K,卻有辦法5年內一直只賺不賠累積資產賺很多錢的嗎??我也很想知有沒這種名人?
芷晨 wrote:請問大家有靠股票和投...(恕刪) 有啊擔心阿,因為有波動不穩定。不擔心他們的眼光啊。因為沒工作工資,不會花到他們的錢,或跟他們開口借錢過生活。而且他們知道我有一個小店面,還有幾個持分的店面出租收入。但他們不知道我有一年,買了一個一張幾千元的股票,操作有抱住,很好運賺了一大筆現金。後來就沒那麼好運。一般般不好不壞的操作了。怎麼辦到,就先有一個穩定工作,公司和醫院有提供住宿的,含水電,不然自己外面租,生活支出成本會很高,不然住家裡,加班包大小夜班,參加外派支援,少出去玩,習慣不買什麼高級的東西或吃的。慢慢幾年下來,會慢慢有一筆錢,然後預算有限,都盡量在景氣最低迷悲觀到不能再悲觀的時候,因為各種商品價格會回落的時候,買房子和投資物件。如果預算很寬裕就不用這樣,喜歡的,差不多可以負擔就買。我自己覺得而已。舉例最近兩個持分的店面,就是前一兩年接手,當時一個認識的親友作生意失敗欠外面一千多萬錢,急變現,不然被法拍更糟糕,那時貿易戰又接著有疫情房地產沒現在那麼熱,又持分的,大家都考慮而已。變成如果便宜賣給我,我願意幫忙買下來。當時那個店面一直租不出去好幾年。因為其他持分人不要便宜出租,就空在那邊,可還是要繳管理費和稅金。所以沒人想接買。現在是有出租出去了。另一個是認識的親友介紹,想賣屋的屋主我是認識但不太熟。因為她生重病,雖然出租中,但他需要一次一筆現金作將來自費免疫療法的治療。所以就有價差很多也接。我是把之前在股市賺的一部分買那個。沒了。報告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