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z847 wrote:(先看圖)不知道摩根...(恕刪) 有研究指出,如果能夠避開下跌,然後上漲都買好買滿,會有驚人的獲利。問題是沒人能辦到阿摩根不會希望它的用戶持續待在市場裡的。金融產業,尤其是資產管理公司,無不希望用戶能頻繁進出股市,或轉換標喔(Vanguard除外)。因為這樣他們才能賺到手續費之類的費用。他們最討厭的就是一年只買一兩次的被動投資者了
sgxm3 wrote:金融產業,尤其是資產管理公司,無不希望用戶能頻繁進出股市 ...(恕刪) 美國情形我不知道,在台灣,基金申購費是通路(銀行、券商、投顧、...等)賺的。基金經理費是資產管理(投信)公司賺的(再分潤給通路)。所以,通路喜歡你進進出出,好賺你的申購費及轉換費。資產管理公司希望你呆在市場,好賺你的基金經理費。股票,券商(營業員)當然喜歡你進進出出囉。
ejan1969 wrote:p大可不是買住不動...(恕刪) 我不是根據效率前緣理論,去執行每年的資產配置再平衡。如果我知道未來某一段時間內,某類資產可以拿到比較好的報酬,那就應該直接100%配置在那個資產類別上,而不用做資產配置了。
pigstand wrote:如果我知道未來某一段時間內,某類資產可以拿到比較好的報酬,那就應該直接100%配置在那個資產類別上,而不用做資產配置了。.(恕刪) 這已經脫離被動式投資的範疇囉!比較接近於技術分析裡的主動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