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lk wrote:
今年股東會比往年提早...(恕刪)
轉貼-人棄我取的冷門股
如果某家公司正在蓋新廠,預計還要一年才能投產,而你預期新廠完工後會大幅貢獻獲利,現在卻因為產能不足,獲利和股價都受到壓抑,你應該怎麼做?
有些人會覺得等到新廠完工真的有貢獻營收之後再買進,這種做法通常被認為比較安全,但真的是這樣嗎?
回想一下,現在股價受到壓抑是因為產能不足,等到產能開出來,你真的認為還有便宜的價格可以買嗎?如果到時候價格已經反應,確認營收成長之後再買進的策略顯然無法降低風險,因為你可能買貴了。
如果你是事前判斷新廠完工獲利會大幅成長,那麼你現在買進就是買在相對便宜的價格,如果到時候獲利真的成長,就有機會獲得超額報酬。如果到時候獲利不如預期,至少你是買在相對便宜的價格,風險也是比較低的。
總之,投資不可能都等到塵埃落定才做決策,無法避免要在事前做一些判斷。做出比較高品質的判斷,並據此做出高勝率的投資決策就是投資人的主要任務。
最近去看車,發現三四年前用在豪華進口車的LED頭燈,目前已經是很普遍用在100萬以上的新車車型上了,LED頭燈大成長的時候已是勢不可擋,LED透鏡,散熱或反射鑄鋁件,組裝總成商機來臨
國內兩家LED透鏡的公司東光訊與雷笛克董事有重疊到,東光訊的董事長曾是雷笛克的獨立董事
車用產品關係到人的生命,有問題車子招回,很麻煩,車廠不會輕易更換供應商,而且產品認證後可以隨著車型生產好幾年
東光訊在霧燈燈罩在大陸有75%的市佔率和各車燈車廠關係良好,是其最大優勢,所以我想東光訊的最大挑戰是在生產管理,生管有做好就有機會賺大錢
專訪雷笛克的董事長有關車用透鏡,大家不妨觀察一下
雷笛克擴展車用照明, 董事長專訪2018年
最近車市變得很快,三四年就差很多了,三四年前用在高級車的配備現在變得普遍了
除了LED大燈之外,主動安全配備上來的也很快,柴油車的標準更高了,以後更難進了,
今年的歐洲風雲車是由捷豹I pace拿到,I PACE是電動車,台灣電動車的環境發展不成熟,但當大家可以接受電池的觀念,油電複合動力車在台灣未來幾年可能變主流
但對主動安全配備還不是很成熟,缺點還是很多的,在使用上只能當成最後一道防線,還是要專心駕駛
還有一項變化的也很快,就是人機介面,顯示螢幕變化快速,現在剛出來的賓士 A CLASS與B CLASS只有一塊面板

但賓士A class看起來不像高級車, 不過業務人員說後續比較高階的車款,會慢慢的採用像 Aclass這種模式的顯示幕
在看下面這張圖,顯示螢幕有包起來看起來比較高級,像A class顯示螢幕放在上面沒有包,我都怕他掉下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