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分享如何善用房貸及質押,及早達成財富自由

00900改月配了,樓主不調整配置嗎?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00900去年11月就改月配了,雖然會導致3、6、9、12月的現金流縮水,但以整年度來看,領取的股息是沒變的;另00900股息僅約占我總股息6.37%,即使不平衡影響也不大,暫時沒有調整配置的打算。

2025-06-11 15:04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說到調整配置,我自己是有設定每年年底要檢視手上ETF的殖利率,低於5%就會考慮調整;剛看了0056、00713、00919這3檔,才半年就都已經超過5%的目標,但我猜高配息這種意氣之爭應該不會長久。

2025-06-11 15:16
我自己沒有房子,但也有用元大的庫存股去借他們家信貸100萬出來做投資槓桿
主要是不用綁約利息也算不錯,至少不用都用自己的錢去投入,分擔一點壓力
版主的操作真的是值得學習,心臟也很堅強!謝謝分享~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佩服,你真的有花時間仔細看完原文,而且有抓到重點,「至少不用都用自己的錢去投入」雖然和我「完全不動用工作收入」投資還有一些距離,但承認這句詮釋得真好。

2025-06-16 11:08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每個人的生命有限,所以時間無價,為了生活,用自己無價的時間換取有限的金錢是必要之惡,也是必經過程,但如果做些事情可以額外增加收入,原則上是可以留下更多的時間提升自己生命的寬度和廣度;說多了,單純分享。

2025-06-16 11:22
有幸網友分享樓主您的操作才讓小弟看到這篇文章,拜讀完後發現竟與我近半年多來一直思索如何無本金的離開職場而每月滾動現金並滾動雪球的結論不謀而合,也看到了您的實例操作並且分享來打臉許多不願思考的嘴炮鍵盤手,痛快

小弟增貸的部分在銀行端已經運作中,屆時再與您一起分享與討論吧

祝順心愉快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謝謝抬舉,我只是想實踐一個「不用」拿出工作收入,也「不用」常常盯盤操作的簡單方式,讓我可以盡情享受「我的工作收入」和「我的時間」,缺點是這個方式需要一點時間,剛好我離退休也還有一點時間,一起加油。

2025-06-17 12:34
在下不才,現在50歲了才開始學投資,並無意中看到這篇文,便想留言追蹤一下。

不過,我的經濟狀況倒也沒有特別需要投資,只不過看著存款來到700萬,不甘心這樣被通膨吃掉,又不敢買房,
於是在study之後,一個月內買了220萬的ETF,目前還有現金480萬。

目前工作穩定,年薪約180萬,不過距離退休也倒數計時了,有房無貸款,小孩已成年獨立。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恭喜,對人生滿足就是最穩妥的幸福,如果慾望不高、錢也夠花,倒也不用為了通膨太煩惱;不過我們這個年紀已經沒有太多退路,投資前好好思考清楚,只要掌握好風險和退路,想做就放手去做吧!

2025-06-21 11:07
想問樓主我最近也想當質押仔,目前也有一棟房子,打算想房貸增貸300萬,然後300萬250萬買00713,50萬買00631L,接著再把00713拿去質押5成共125萬,100萬繼續投00713,25萬買00631L,這樣既有高股息現金流,又可以利用正2賺一波,請問這樣是否可行? 有什麼好建議嗎?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可不可行我不知道,畢竟我不是你,也不是投資老師,無法只憑你打的三行字就幫你評估妥你的投資計劃,只要仔細思考可承受風險和退路都沒問題的話,就可以執行看看,然後再滾動式檢討,這樣比較可以發現盲點。

2025-07-03 12:47
這樣做,所得稅會增加不少吧?
neuroman

謝謝樓主回覆。因為我的所得稅率是30%,主要是買006208,90%以上都列在54C,難怪覺得稅很多。但樓主還是要繳2%的健保補充保費吧?

2025-07-23 18:27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市值型的ETF我只知道稅率30%以上股息要分開計稅比較划算,但因我不是持有市值型ETF,所以研究不深;補充保費只要一次領超過2萬都跑不掉,我去年整年的補充保費只有4,283元,我個人是沒有很在意這個。

2025-07-23 19:47
請問一下股票借款跟股票質押是同一件事嗎?
今天打去國泰證券客服,問到股票借款利率6.45%,最多只能借1年半
請問樓主的利率跟借款年限是有特別去談嗎?可以分享談的管道嗎?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不是向證券商借,是向銀行借,我下面開一篇給你參考。

2025-07-23 9:11
wanderluster wrote:
請問一下股票借款跟股...(恕刪)


質押的問題在這邊統一回復好了,
先說明沒有業配、沒有推銷,
只是分享我個人的經驗。

我建議直接向銀行申請質押,
利率會比較低,
當然利率高低和你本身提供的條件有絕對關聯,
但普遍來說銀行給的利率都會比券商低。

有需要可以參考下面國泰世華銀行的連結,
目前看來「公告」的地板利率已經到2.95%,
網站「公告」的帳務管理費也高達2萬元,
但請記得一個重點,
「都可以談」。

https://www.cathaybk.com.tw/cathaybk/personal/loan/product/stock-collateral-loan/


另外有人質疑質押貸款期間只有1年,
然後期滿需要借新還舊還要保留裕度等等,
我真的不知道每間銀行的眉角,
但我今天特別翻出我的質押契約檢視,
沒錯,
契約上有載明借款期間為1年,
但並沒有載明清償期間,
我記得之前有特別打電話去國泰世華問,
他們說如果借款人的信用紀錄維持正常,
質押股票的市值沒有發生嚴重縮水,
每月的利息也都正常繳納,
原則上銀行都會發個簡訊同意續約,
每年評估沒問題就可以一直借下去。

我剛聽到恐慌仔說上面這些評估都是銀行在講,
萬一有一天銀行不借了,
要抽走資金怎麼辦?

其實我覺得這不是太大問題,
畢竟我們是無本套利,
如果人家不借我們就換一家,
如果都沒人要借我們就不要玩了,
畢竟在銀行決定不借之前,
每借1年就多拿1年利差,
每借10年就多拿10年利差,
或許一眨眼2、30年過去,
銀行還是繼續在借,
這時你除了賺到利差,
還賺到貸款金額的通貨膨脹。
neochaoyayu

元大證金股票質押可參考看看~~https://www.yuantafinance.com.tw/brief/前幾天才將股票轉過去, 等關稅確定後再借款

2025-07-23 11:50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han888 我第1次質押400萬時,只是問一下利率有沒有討論空間,當場就從2.85%降到2.75%;其實只要看「你比較急著要把錢借出來」,還是「銀行比較急著要把錢借出去」,就知道誰有主導權。

2025-07-23 17:28
感謝樓主分享, 近期小弟也在研究使用信貸購買0056+00713+00919+00878+00937 ,分批購買湊成月月配
目前樂天剛核下來提供160萬7年,2.52% ,已使用excel計算過後平均每年約可以加薪約8-9萬元,
想請教,我應該在貸款拿到時,就一次投入還是分批投入?

就像您前面提到的,剛開始貸款下來如果沒有一次投入的話,前期資金會有空窗期,
但一次投入的話, 現在大盤又在歷史高點, 如果川普又亂搞導致剛投入就大跌,心理壓力會蠻大的
想請問您會如何選擇?
jetblue

提醒金管會新的指引, 加上高股息ETF最近一年幾乎都沒填息, 你的年化報酬率不能估太樂觀, 報酬率不同會導致你的投資標的不同. 因你的組合沒市值型沒台積. 可是這兩年台積和市值型應該是佔優勢.

2025-08-11 10:38
jetblue

信貸每月還利息本金不少, 因靠複利效果才會增加利差, 所以你的7年算短期了, 7年搞不好碰到兩次熊市, 所以要斤斤計較年化報酬率. 怕你太樂觀了.

2025-08-11 10:43
目前仍在工作, 若配上國內股息容易付出高的稅,所以多數用海外領息來操作.
原則是, 少繳的稅就是賺.

分享我的算法如下,

國內基本領息需繳8.5%, 我海外領息100萬,就多賺8.5%, 若以海外固定利息5%來算, 加上少掉稅8.5%,等於1年也有國內13.5%的固定利率. (不用每天衝進進出就有超過10%的收益,很滿足了)

當然,這些配的息,我會讓他部份滾到國內ETF,定期定額,只是比重沒那麼多.

至於會配上美元的ETF也有政治風險考量, 有風吹草動, 台幣會大貶.

有關股票質押,去年有用元大開戶,元大質押. 剛看,現在利2.68%起, 質押費用是一張一元. 隋時都可以動用或還款,很方便. 等待這陣子川普關稅結束後, 就會再把海外配息的拿出來質押.
Akira Wu
Akira Wu 樓主

chuchulee 如同你上面去Google複製來的資料,股息金額的8.5%是「可抵減」稅額,並不是「要繳」的稅,是「減稅」而不是「加稅」,這樣清楚了嗎?你一直覺得理所當然的事有可能是完全錯誤的。

2025-07-25 11:40
chuchulee

我承認我算錯了. 因我是用所得稅20%再去計算100萬的利息所得.

2025-07-25 13:03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