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狼01 wrote:大部分人都把焦點放...(恕刪) 跟我想的一樣,是價值投資人的概念。其實小弟也覺得如果主動投資人要贏市場,價值投資法的成功機率會比較大。至少比技術分析要有說服力多了。另外,被動投資&指數化投資,不太需要效率市場理論。我們靠的是盡可能降低成本,然後待在市場,相信人類的發展會持續向上,讓全世界的公司為我們帶來獲利。為何要待在市場只進不出?在這邊分享一個非常反人類直覺的投資知識。https://roboadvisor.com.tw/Blog/?p=3342裡面第三點:錯誤的市場擇時行為,會讓你付出極高的代價我忘記在哪本書學習到這知識了,所幸網路上可以找到類似的。
sgxm3 wrote:錯誤的市場擇時行為,會讓你付出極高的代價 ...(恕刪) (先看圖)不知道摩根資產管理有沒有做以下的研究:如果你避開了表現最差的前10個交易日,20年下來總報酬率將會如何變化?或許可能得到一個結論:正確的市場擇時行為,會讓你得到意外的酬勞。至於為什麼摩根資產管理不希望你離開市場。因為,你離開市場,他就沒經理費好收了。哈~~另類思考。
ejan1969 wrote:p大可不是買住不動喔,每年都會做一次調整,p大可是效率前緣理論的執行者。 P大是執行資產再平衡,也就是資產重分配。這種事一般較務實的投資人都會做,保有現金或無風險資產是一定要的。但是不是Ejan大您說的"效率前緣理論的執行",還需要P大本人現身說法。我是不相信效率前緣理論的可行性,因為其假設論點有盲點。首先股票市場是不是有效率就是一個問題,台股是淺碟市場,股價跟炒作較有關。此理論要成立必須知道各投資標的的預估報酬。這太困難了,幾乎無法達成。想要賺錢朝有正報酬的標的前進就可以了,遇到陷阱不要陷下去。本人有賺錢最重要,不必跟別人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