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股票主要在港股,理由如同K大一般,主要看在匯控為巴賽爾協定III系統性重要銀行,股東雖然短時間會很慘,但是不至於變成壁紙,所以按表操課逐步下接,也不亂換標的進出減少交易成本(人生沒有早知道,小弟成本55,不然60出40進先賺再省30%成本,歐印不是小弟個性)。
臺股趁國安糖漿進場,換到美元
計價的金融債,市政債,新興債ETF。他們上市牌價都是40元,小弟都是折價接手目前還可以接受。
另外美股接了一些baby bond,也是折價買進,但是目前帳面有虧損就等每季配息跟等第一次call回的資本利得(去年發債的公司應該沒想到今年的狀況,除非該公司倒閉清算不然要等四年才能call回,以現在利率他們也應該很想call回)。
基金分散配置,保守平衡積極都有,扣款時間也平均分散,月初月中月底都扣款,把波動平滑掉。目前-10%左右,還算抗波動。
最重要的,臺幣現金流始終保持家用一年以上的存量(資債相抵後),加上本業薪水尚稱穩定,所以看到大跌只有心頭一沉但不會慌亂。
備註:以上皆無開槓桿
以上摘要節略恭呈指導
何首烏 敬上
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先進晚安:天大宛如常...(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