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

只求4%不需買股票?全壓債券即可?!

材大晚安:
小弟股票主要在港股,理由如同K大一般,主要看在匯控為巴賽爾協定III系統性重要銀行,股東雖然短時間會很慘,但是不至於變成壁紙,所以按表操課逐步下接,也不亂換標的進出減少交易成本(人生沒有早知道,小弟成本55,不然60出40進先賺再省30%成本,歐印不是小弟個性)。

臺股趁國安糖漿進場,換到美元
計價的金融債,市政債,新興債ETF。他們上市牌價都是40元,小弟都是折價接手目前還可以接受。

另外美股接了一些baby bond,也是折價買進,但是目前帳面有虧損就等每季配息跟等第一次call回的資本利得(去年發債的公司應該沒想到今年的狀況,除非該公司倒閉清算不然要等四年才能call回,以現在利率他們也應該很想call回)。

基金分散配置,保守平衡積極都有,扣款時間也平均分散,月初月中月底都扣款,把波動平滑掉。目前-10%左右,還算抗波動。


最重要的,臺幣現金流始終保持家用一年以上的存量(資債相抵後),加上本業薪水尚稱穩定,所以看到大跌只有心頭一沉但不會慌亂。

備註:以上皆無開槓桿

以上摘要節略恭呈指導
何首烏 敬上

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先進晚安:天大宛如常...(恕刪)
天山何首烏 wrote:
材大晚安:小弟股票主(恕刪)

先進晚安:
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小弟去年陸續將資金轉到匯豐,希望穩定配息,不料疫情爆發,今年若不發息,尚能理解,但去年的股息都淨除過了,也不發,小弟算是參與這歷史的一刻。
誠如天大所言:人生沒有早知道。
小弟投資從不開摃桿,目前傾向逢低加碼,但人棄我取的決定不容易,盼藉這次股災磨練心性,增強投資勝率。
感謝先進無私分享。敬祝平安健康。
沒事的,小弟也是看看各先進的想法,擷取辯證後加入自己投資策略中。
個人期望在這次人生少見的大波動中將資產增長足以(高冒險成分無法避免),然後就慢慢穩健取息。

去年有幸朋友邀約參加瑞銀2020展望論壇,與談者表示2019瑞銀高端資產戶(資產300萬鎂以上)如有8-9%收益已經算是穩健(去年美股漲幅約30%),可見高資產人人士的想法是以資產保全為主。

祝福諸位先進未來資產自動穩健增長,知足少慾平安一生。

何首烏 敬上


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先進晚安:聞君一席話...(恕刪)
天山何首烏 wrote:
另外美股接了一些baby bond,也是折價買進,但是目前帳面有虧損就等每季配息跟等第一次call回的資本利得(去年發債的公司應該沒想到今年的狀況,除非該公司倒閉清算不然要等四年才能call回,以現在利率他們也應該很想call回)。

其實,你的想法與實際有落差.

的確,依據發行條款來看,是四年以後才可以強制收回投資人手中的baby bond.
這是理論.

實際上,許多投資人因為個人因素,在公開市場放售.
你能在公開市場上掛單買進,債券發行公司一樣也可以買進.

發行公司可以直接在市場買回,再加以註銷,不就得了.
這還會是一魚三吃.

baby bond面額US$25,如果依你所言折價買回,假設以US$24買回,
公司只花US$24就可以註銷帳面上US$25的負債,淨值上升,股東權益增加.
接著還可以認列一個US$1.00業外收益,淨利還可以增加.

以上適用於所有公開發行的公司債.

這個時間點,發行公司募資困難,如果有現金必定留在公司裡應急.

油價可以崩跌到US$20以下,道瓊指數可以一週熔斷三次,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已經封國...

哪一家大公司敢說自己未來半年,一年,二年100%不缺現金?
也絕對沒有哪一家公司敢說此時此刻提出現金增資,或者發債集資一定拿得到錢.

沒人知道明天會怎樣,供給與需求全數消失的經濟大蕭條,
應該不會有公司傻到把閒置資金拿出來買回債券.
感謝K大寶貴意見
小弟的確是從理論點來思考。發baby bond公司如果趁市場恐慌低價收回債券的確是良策,這時就是維持步調穩定收息即可,免得被發行公司反吃豆腐XD。

再次感謝K大,何首烏敬上^^

Katong wrote:
其實,你的想法與實際有落差.

的確,依據發行條款來看,是四年以後才可以強制收回投資人手中的baby bond.
這是理論.

實際上,許多投資人因為個人因素,在公開市場放售.
你能在公開市場上掛單買進,債券發行公司一樣也可以買進.

發行公司可以直接在市場買回,再加以註銷,不就得了.
這還會是一魚三吃.
公司只花US$24就可以註銷帳面上US$25的負債,淨值上升,股東權益增加.
接著還可以認列一個US$1.00業外收益,淨利還可以增加.

以上適用於所有公開發行的公司債(恕刪)
天山何首烏 wrote:
感謝K大寶貴意見小弟(恕刪)

之前蠻多投資級債,公司穩定性高,債息都7%以上
真的會看到流口水......
瘦狐狸 wrote:
之前蠻多投資級債,公司穩定性高,債息都7%以上
真的會看到流口水......

瘦狐狸大,可否略舉幾個例子,讓小弟參考一下.
看看是什麼樣的公司.

如果有 "投資級債,公司穩定性高,債息都7%",
誰還進股市去拚搏呢?

別說是7%, 有5%的話,我也不買股票了.
Katong wrote:
瘦狐狸大,可否略舉幾(恕刪)

先進午安:
小弟想知道,也想買,謝謝提供。
Katong wrote:
瘦狐狸大,可否略舉幾(恕刪)


材與不材之間 wrote:
先進午安:

...(恕刪)

兩位前輩

小弟 之前看了三檔 供兩位參考 如有誤請指教

RZB
OPINI
AGO PRB

之前小弟都買普通公司債,但有鑒於流通性較低 所以近期大都看baby bonds 居多

以機會成本來看 我會選擇此時買股票
但內人的資金 我則建議將低息保險解約去買債券
瘦狐狸 wrote:
兩位前輩 小弟 之前(恕刪)


baby bonds 的交易成本甚高(在台灣買的話)
2021 全力VT
  • 9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