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ester111 wrote:
請問書中提到的一句話"沿著阻力最小的路徑移動"
不是很了解,
該如何去理解這句話?
您好!
這段,我確實是沒解釋得很好。
happywork01 wrote:
【第三階段】
主角:「行情會往阻力最低的那一邊移動。」
研判行情紙帶有如開車,只能看清楚前面一小段路況。看得清楚的好好開,太遠而看不清楚的,沿路都要睜大眼睛,留意隨時的變化,不要盲目去猜那一段看不清楚的道路或終點。(很多人誤以為不要猜就是閉上眼睛,這個誤會大了)……(恕刪)
哪一邊阻力低?主角在書中有提到,先由”紙帶”透露出的訊息,得知市場的瞬間走向。接著實際下一些單去證實阻力的大小。正確的話就能預估市場將往阻力(或稱壓力)小的那一邊移動。
不過,”下一些單去測試”是作手才有的本事(也因為以前沒有電腦)。一般人只能由”當前線圖”與”買賣盤中的市價單”強弱來研判。
另外之所以會用開車來解釋,是因為行情的變化就有如道路的左彎或右拐。
開車要順暢,就要開在阻力最小的路徑上。不循著路開,就很顛波難開,甚或受傷。
開車跟著路走,要盯著眼前的路,不是回頭看後方的路,也不是去猜測還很遠的路。
操盤跟著行情走。要看著當前線圖與壓力的變化,不是去統計過去的漲跌,也不是去猜測很久未來的行情。
以上只是讀後心得,反映主角在短線上的思維,並非操盤指南,無關對錯。
一位股市年資38年的前輩問我,最近做得如何?
我答:從英國脫歐以來,大概是這輩子最難做的時段,變化都出乎意料。
他說:會出乎意外就是你有臆測,要”順勢而為”。
我問:這幾天有往下修正,那到底要看上還是看下?
他說:一年來都在漲,當然是往上。
我問:那要等跌一年,”勢”才會變成向下嗎?
他說:不不!你要看量,等量超過1300億,才是頭部出現。
我問:但是2月份不是有超過1300億的,那算嗎?
他說:那不算,因為高點已被突破。
我問:如果未來還繼續跌,但是量一直都沒超過1300億,那要如何?
他說:不會的啦,一定會超過1300的啦。
我問:用”過去一年都在漲”來判斷未來走勢。用”1300億”來判斷頭部,還有一個不算的但書。這樣算不算是臆測?
他愣住時,話題也恰好被打斷就沒再聊了。
李佛摩這句「行情會往阻力最低的那一邊移動。」,確實是”順勢而為,追漲殺跌”。
但是和現在人云亦云的”順勢而為”,個人認為本質上並不相同。
像我同學說的”過去一年都在漲”,大家說的順勢,看的只是過去(無論是看多久)的勢。
話說不要猜,但是卻自設數個可以用但書來伸縮解釋的門檻。
而李佛摩的順勢不是順過去的勢,是順”當下”的勢。
雖然他是追漲殺跌的鼻祖,但是他只往前看,不是往後看。(註1)
只在乎即將發生的變化,並順勢推它一把。所以才是『作手』。(註2)
小散戶沒能力”推它一把”,只能跟著作手跑。
但是作手是跑在前面不是後面,散戶如果都回著頭看過去,然後嘴上嚷著「順勢而為」。那怎跟得上新趨勢。
(註1) 此點是我看本書後得到的最大收穫。雖然早在8年前就不太在意用過去價格作統計的一般技術分析。但是現在才能更篤定明白。
(註2) 索羅斯的操作也是如此。
(註3) 順過去的勢,大部分人都看得懂,問10個9個答對。但是為何贏家扣除配息操作的只剩不到1/10能贏。
happywork01 wrote:
但是和現在人云亦云的”順勢而為”,個人認為本質上並不相同。
像我同學說的”過去一年都在漲”,大家說的順勢,看的只是過去(無論看得是多久)的勢。
說不要猜,但是卻自設幾個可用但書來伸縮的門檻。...(恕刪)
基本精神一樣,只是「看的範圍」去判斷的不一樣
就像當沖用1分K、5分K等,或是短線30分k 甚至中長線日k
當沖遇到50點回檔算超大早該跑了,換短線角度看可能算沒什麼、要hold住
像你若是上週在9800點作多,這週從9980殺回來,最低還殺到近9850 (回檔130點耶)
要平嗎? 短線的可能還不至於,因為看多順勢、賺錢中
但如果殺回近9800成本區呢? 可能就是掙扎要平倉的時候
一人之意如此,眾人之意看是否如此,因為看多數人成本區大致落在哪個範圍
因為不想賠(太多),漲破或跌破哪個點位,阻力可能很快變小而有突破
要順勢的話,看近期還是比較重要的,最近參與進來的人比較是阻力的關鍵(眾人的停利和停損)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