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 wrote:
Q1應該是訊連的營...(恕刪)
訊連的業外項目:
2018年3月16日,法國美妝巨頭萊雅集團(L’Oréal)宣布收購加拿大美妝數位技術公司ModiFace所有股份。,美妝企業紛紛開始將目光轉向ModiFace以外的虛擬實境(AR)和人工智慧(AI)技術公司,尋求新的合作機會。
如果玩美和客戶簽的合約是 採 年約,那麼2019第二季,玩美應該就會開始有明顯的入帳。
昨天法說會現場也有法人圈 元大 美林 國票 財訊雙週刊……一同來關心訊連,希望經過黃董事長的辛勞解說,可以多得到些有遠見的投資人的認同。
不過,查了一下國票華頓投信之前有一檔叫華頓台灣基金的,原 投資 訊連 1225萬元,現在 再查,好像不見了,賣光了呀 ?!如果,您還認同 訊連的未來發展,請您不彷再一起共襄盛舉,也許2019年六月,你就可以看到一個不錯的績效囉。

devinyeh wrote:
訊連的業外項目:2018...(恕刪)
上次玩美來報告營收數字,只要有心,用計算機按一按,很容易知道玩美今年會有多少去年合約的遞延營收進來,您說的沒錯,從今年Q1訊連投資玩美還是虧損來看,若玩美跟客戶所簽的合約為1年約或1年半約,玩美Q2以後應有不錯的成績。
每次的法說會,仔細聽會聽到許多的細節,如本次法說會, 黃董事長就很有自信的說道:「玩美是全世界AI與AR在彩妝上最強大的公司。」這是在去年不曾出現的用字遣詞。從 黃董事長的自信可看出,玩美應該已經樹立了屬於她難以被超越的障礙,看看Estee Lauder今年的股價呈現穩健的緩步走升,玩美今年初主推的彩妝3.0可能多少也幫EL的營收助推了一些。起步早,技術強加上對客戶貢獻度大,玩美以後可以跟客戶談合約的籌碼也越多。
買股票有風險,訊連這家公司,從找得到的網路上公開資料看來,至少是個體質好、能獲利、有未來、董事長有誠信的公司,希望 黃董事長多保重身體,俾能身體健康的帶領公司邁向另一個高峰。
A-s wrote:
…
希望 黃董事長多保重身體,俾能身體健康的帶領公司邁向另一個高峰
...(恕刪)
黃董真的是技術鬼才
現在都還在帶R&D,訊連的重要先進技術幾乎都是靠他讀論文研究出來的
所以黃董不只是訊連的經營者也是技術催生者
這幾年在轉型比較辛苦,已是滿頭灰白, 真的要保重身體。
訊連如果沒有黃董會如何?
就像之前很多人喜歡問~
台積電沒有張忠謀會如何?
鴻海沒有郭台銘會如何?
但是張忠謀與郭台銘還不需要管R&D,只管經營。
偏偏訊連是個100%技術導向的公司。
希望黃董事長一定要像張忠謀一樣, 90歲了仍然健健康康且有活力。
devinyeh wrote:
黃董除了是技術鬼才之...(恕刪)
請問黃董的IG是多少呀?我也想追一下
我的感想是
1. 希望Face Me能趕快撐起營收,威力導演等產品的租賃模式雖然人數有在增加,但也才26000左右,對於一個賣軟體的公司是否有點少?這也不是一般大眾會買的產品,我身旁是沒有啦,還是在網紅youtuber屆很紅?
2. 技術方面單靠黃董幾個人研發就可以做出AI,人臉辨識技術,那表示是不是進入的門檻不高?如果供不應求其它家廠商如果砸錢下去是否也可以做的出來?雖然黃董說這部分已經深耕5年。
3. 其實我也是看黃老師親自帶領研發才買股票,跟當老師帶實驗室一樣,知道自家技術優缺點,一個學者講話也比較實際不說空話,不會發生某些公司大老闆外行人領導內行人,但光技術不夠,市場需求也要抓對時機
ppstar168 wrote:
2. 技術方面單靠黃董幾個人研發就可以做出AI,人臉辨識技術,那表示是不是進入的門檻不高?如果供不應求其它家廠商如果砸錢下去是否也可以做的出來?雖然黃董說這部分已經深耕5年。
AI人臉辨識的進入門檻不高,但是要做的好門檻卻很高。誇張的說,如果有一點程式設計的基礎再買幾本書研究一下就可以開始了,可能辨識正確率還可以達到99.0%,而FaceMe參加兩次辨識大賽之辨識率是98.41%與97.9%,光看辨識率感覺訊連也不怎麼厲害,若再加看有無防偽功能與錯誤率可能就不一樣了。就錯誤率來看,訊連的錯誤率是小於百萬分之一(1e-6),而99.0%辨識率這組的卻可能是百分之一,甚至更差。再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明:FaceMe是在超過了1百萬的題庫(人臉照片)中去考試,得了98.41與97.9分,而99.0分的人可能只是在100題中考了99分,如果他去考訊連的百萬級題庫可能會是個位分數甚至更低。
若與同樣研發AI人臉辨識的國內業者來比較。中華電底下的電信研究院夠大了!其號稱有數百位是碩博士等級的AI研發人員。中華電信研究院在2018.10也發表了AI人臉辨識系統,它在LFW平台的辨識率為99.0%,LFW相當只是1萬多個考題的測試平台,而且考題是事前早已公佈的。而訊連參加的NIST FRVT是沒有先公佈考題、而且是超過一百萬個比較難的考題,訊連考了97.9分。若中華電的人臉辨識系統去參加FRVT評比,結果一定是不會太理想。(PS)
htt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5612/3409413
再拿研勤(3632)最近發表的Face8台灣臉霸做比較,Face8在十萬分之一的錯誤率(1e-5)下,達96.32%的辨識準確率,而FaceMe是百萬分之一(1e-6)的基礎下且考題比較困難在未公佈考題下為97.9%準確率。所以在標準更嚴格,題目更難情況下FaceMe的準確率就已經是比Face8更好了。況且Face8是自己說了算,未經如NIST等權威單位評測。如果也把Face8送去FRVT評比,結果可想而知Face8與FaceMe絕對不會是在同一個級數上的。(PS)
https://money.udn.com/money/amp/story/10860/3724736
綜合來說訊連非常了解AI人臉辨識的演算法又有影像處理專長,即使AI團隊人數不多,加上有黃董這個鬼才卻也能研發出世界一流的FaceMe人臉辨識系統。至於是要用信賴度多高的人臉辨識系統就要看應用的場合了,相信Face8與中華電的AI人臉辨識系統也有很多適用的地方。
(PS):中華電信研究院與Face8的AI人臉辨識系統是以其過去發表新聞稿時的狀況為比較基礎,在此時其辨識系統有可能已更為精進了。
ppstar168 wrote:
1. 希望Face Me能趕快撐起營收,威力導演等產品的租賃模式雖然人數有在增加,但也才26000左右,對於一個賣軟體的公司是否有點少?這也不是一般大眾會買的產品,我身旁是沒有啦,還是在網紅youtuber屆很紅?
...(恕刪)
訊連還有APP版的影音編輯軟體,提供一般用戶免費使用或進一步租賃。26,000只是PC版的租賃人數,是偏專業用戶在使用,目前看來數量是有點少,若以回歸分析去預測年底的訂閱人數大約是60,000上下。
可以進一步再去觀察PC版的原本買斷用戶數來預測訂閱制的可能潛在用戶數。推行訂閱制之前PC版的月買斷人數大約是8 000多人以上,換算一年約有10萬人上下,用戶一般是2~3年甚至更久才會更換新版本,所以推算2~3年後累加PC版潛在的訂閱人數約有20~30萬人以上。訊連必須要有本事將這些最有可能租賃軟體的人陸續轉化成訂閱戶,並維持住高續約率,目前是提供了一些甜頭做為誘因,希望能回收原本的死忠客戶訂閱,甚至進一步吸收外圍蛋白區的潛在客戶以墊高用戶數基礎。
至於能放大到多少訂閱戶數量?這就要看訊連的本領與客戶買不買單,我們也只能邊走邊看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