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在2019年展望報告中表示,對明年中國GDP的預測高於市場共識。渣打認為,基建投資是今年前三季經濟成長的拖累因素之一,受益於2018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總量占GDP的比例相較去年同期上升0.5%,基建投資已顯露復甦跡象,預期地方政府將在明年第一季繼續加速基建投資。
渣打表示,中國大陸政府將充分利用政策工具維持經濟增長,積極財政政策將促使GDP提升約0.6個百分點,主要透過加大財政支出和減稅的方式。高盛同樣認為,財政政策將繼續成為穩定中國經濟的主要工具。
高盛認為,力挺中國經濟的背後,是人民幣資產能為外資帶來切實利益。中國債券市場對外資而言極具吸引力,評估其資本潛力的關鍵,就在於中國債券市場將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以及A股被納入MSCI指數,為外資投資者提供更好的交易和獲利機會。
瑞銀證券也將明年投資策略轉為買進中國,賣出印度。不可否認的是,大陸經濟下行壓力仍存,但渣打認為,整體風險相對均衡,穩定的內需可望阻止經濟增速大幅趨緩,大陸經濟可望在明年第一季後出現反彈。
而在政策利多下,外資控股券商熱潮興起,12月24日瑞士銀行宣布增持瑞銀證券相關交易於當天完成,持股比例由24.99%增至51%,成為大陸首家增持境內合資證券公司股權以實現控股的外資金融機構。另外。10月12日,摩根大通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的申請資料亦獲大陸證監會受理;11月13日已獲得證監會書面回饋,可望於近期獲批。
花旗則選擇在此時退出合資券商,東方證券12月16日公告表示,收到花旗亞洲《無意延長合資期限的通知》,並計畫將花旗亞洲所持東方花旗股份悉數轉讓。對此,業內人士指出,花旗集團擬增持東方花旗的股權至51%,但談判未果,因此考慮退出改另設控股券商。此次花旗的選擇被市場人士視為是以退為進」,目的並非放棄中國市場,而是可能尋求獨資的機會。
而無論是增持股權,還是自立門戶,外資機構設立證券公司都不失為一種深耕中國大陸的方式;其中也暗含著對大陸經濟發展的信心,並期望在大陸金融開放的進程中更為受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