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說好了, 高端疫苗成立以來, 甚至母公司基亞生物, 從上市以來, 有過任何真實的產品嗎?感覺幾乎都是在放消息, 老實說, 我都有點懷疑現在那個總經理的背景是不是真的台大心理系畢業中間空白美國費城天普大學生物創新客座教授, 開設疫苗學課程我不是學生物科技, 不是很了解疫苗學, 但是這個專業斜槓跨度也太高了吧, 疫苗學不需要其他基礎專業嗎?這種背景讓我覺得好像一個歷史系畢業在交通大學擔任電子系客座教授 開設半導體物理與元件課程讓人難以相信
其實這可以用簡單數學來解答台灣2300萬人,目前確診人數不到10000,也就是得病的機率不到1/2300,我想請問,這樣低的機率,只做3000人,是要期待有甚麼結果。搞不好最後解盲後,真的得病的只有1~2人。那請問有效率要如何計算呢?那個得病的那個如果當初是打安慰劑的,那表示我們的疫苗有效率是100%?反過來說,如果當初是打國產疫苗的,有效率就是0%嗎?還是說解盲時只要公布打完疫苗的3000人都沒死,這樣就可以開始給國人打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