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怎麼全面的分析一隻股票?(專業版)

判斷莊家持倉量的基本方法:


一是根據吸貨期的長短計算。
對吸貨期很明顯的個股,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


莊家持倉量=(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吸貨期×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2×50%)

式中:吸貨期每天平均成交量=吸貨期成交量總和÷吸貨期;
2代表內盤和外盤;
50%=大約有30%是根據持倉分佈確定的浮動籌碼+大約有20%是莊家對敲量。


從等式看,吸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
每天成交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看到上市後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爲黑馬在默默吃草。
注意:吸籌期的選定一定要參照股價走勢,主要根據投資者的悟性判定。
吸貨期選定失誤,會造成估算結果的失真。
二是根據換手率大小計算。


換手率=吸貨期成交量總和÷流通盤×100%


在低位成交活躍、換手率高、股價漲幅不大的個股,通常爲莊家吸貨。
此間換手率越大,莊家吸籌越充分。
“量”與“價”似乎爲一對不甘示弱的小兄弟,只要“量”先走一步,“價”必會緊緊跟上“量”的步伐。
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三是根據內盤和外盤計算。


計算公式:當日莊家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
然後,將若干天的莊家買入量進行累計,當換手率達到100%以上纔可以,取值時間一般以30~60個交易日爲宜。


(2)用整理時的盤面表現來判斷。
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老莊捲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是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劃分吸貨期。
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的表現來判斷。
老股的莊家要想吸籌,必須是股價已有了充分的回調,場內幾乎無獲利盤。
一般而言,股票從前期高位回落超過50%時,基本上可認爲回調到位。
當然,前期如果被莊家大幅拉高的,則另當別論。
若前期上漲幅度不是特別大的股票,回調幅度超過30%時,市場中的獲利盤已微乎其微了。


(3)用上升過程中的放量情況判斷。
一般來說,隨着股價上漲,成交量會同步放大。
某些莊家控盤的個股隨着股價上漲,成交量反而縮小,股價往往能一漲再漲。
這些個股可重勢不重價,莊家持有大量籌碼,在未放大量之前即可一路持有。


(4)用新股上市後的走勢情況判斷。
有些新股不經過充分的吸貨期,其行情往往難以持續,近期出現大批新股短期走勢極強,市場呼聲極高,但很快就走軟的現象。
可以說,沒有經過莊家充分吸籌期,行情必然難以長久,投資就走軟的現象。
可以說,沒有經過莊家充分吸籌期,行情必然難以長久,投資者對多數新股不妨等其整理數個月之後再考慮介入。
据实盘经验:


①上市首日换手率超过50%;②完成首个100%换手率时,股价有强势表现;③在大盘无忧时,新股中的庄股股价不会跌破上市首日的最低价。偶尔跌破也是为了震仓,时间短,幅度浅(不超过10%)。


(5)用上市公司的股东总户数来判断。据统计,凡是庄家派发充分、筹码全部转移到散户手中,流通盘在3亿左右的,一般单户持有流通股都在3000股左右。这样,在年报或中报时,根据上市公司披露的股东总户数,可以通过计算得到目标公司的单户持有流通数。单户持有流通股凡是在5000股左右的,说明已有庄家在场,但持仓比例不超过50%,难以控盘;凡是单户持有流通股超过10000股的,说明庄家的持仓已有可能达到70%,应予以重点关注,日后拉升幅度一般都在100%以上。但随着大盘股的逐步上市,单户持有流通股数可能随之增加。


(6)用走势与量价配合情况来判断。在建仓阶段庄家持仓量从0开始,所以一只股票从高位下来,跌到地量地价,庄家持仓量是最低的时候。从底部开始,庄家的持仓量逐步增加。有些股票是在低位做大底,其实这个底,不见得是庄家做出来的,也许是市场做出来的,是规律的产物。这样的底,不管多大,庄家持仓量都等于零。另外一种底,是庄家做出来的,在底部震荡过程中,庄家持仓量是在增加的。如何分辨这两种底?前一种底,形态是随波逐流,往往弱于大盘,成交量是在短期头部时较大,其他时候都很小;而后一种底,往往是强于大盘,即大盘连续下挫时,该股能够守住底线不破。成交量比较均匀,上涨和短期头部时都不是很大。而且后一种底部时间要比前一种短,一般在3个月之内。
大家對於莊家持倉量判斷計算公式不清楚的 可以加我的賴:528075815 詳細解答
謝謝樓主的分享,我先加到最愛,有空慢慢看
hotgirl99 wrote:
謝謝樓主的分享,我先(恕刪)

感謝對文章的讚同 文章哪裡不懂可以隨時咨詢 也可加我賴:528075815
莊家的利潤率


莊家坐莊的主要目的是爲了獲利,莊家在坐莊過程中所付出的費用必定有一個最低成本,莊家在炒作股票的過程中,也必然有一個莊家的最低利潤和行業的平均利潤。
考慮到中國股市的實際情況,股價以翻番的位置作爲賣出目標的基礎。
莊家在坐莊的過程中,不管使用何種手段,都必須是從低價買入到高價賣出,這是股價運動的真理。
莊家要獲利,也必須要把股價從低價位推到高價位,這個空間多大要視莊家的實力,大盤的情況而定。


按我們的操盤經驗,一般地說,一隻股票上漲100%的空間,這個時候莊家的利潤率應該維持在30%--40%左右。
這裏的100%是指股價從一段行情的最低價到最高價的幅度,40%爲淨利潤,如果包括10%的資金成本,毛利率在50%,且爲莊家的正常收益。
例如,某隻股票的最低價爲10元,莊家吸貨一般要消耗20%左右的空間,即股價在12元左右爲莊家的吸貨成本,拆借資金年利率一般爲10%左右,中線莊家坐莊時間一般要經歷一年以上的時間,利潤成本消耗10%,坐莊過程中要經歷吸籌,洗盤,震倉,拉昇,出貨等工作都要耗去各種成本,一般在10%--20%之間,並且莊家不可能完全在高位派發手中的籌碼。
例如,股價從10元上漲到20元,高位派發空間需要20%--30%,各種成本累計高達60%--70%,這就是莊家坐莊的“行業平均成本”,即目標個股上升100%的幅度,莊家實際只能獲利30%--40%左右。


當然,這個比例是有出入的,如果操盤手的水平較高,融資能力、莊家的公關和消息發佈比較到位,這個利潤率將可以再上升5%--10%,但毛利潤絕不超過60%。
如果這個莊家做得比較差,融資能力弱,市場環境差,這個利潤率將再下降5%--10%,但毛利潤絕不低於30%,30%--40%利潤區域是莊家坐莊的行業平均利潤,如果低於這個利潤,則很多莊家將會退出這個高風險的行業。
感謝大家對文章的讚同 文章哪裡不懂可以隨時咨詢 想要學習籌碼分佈也可加我賴:528075815
當然,這個比例是有出入的,如果操盤手的水平較高,融資能力、莊家的公關和消息發佈比較到位,這個利潤率將可以再上升5%--10%,但毛利潤絕不超過60%。
如果這個莊家做得比較差,融資能力弱,市場環境差,這個利潤率將再下降5%--10%,但毛利潤絕不低於30%,30%--40%利潤區域是莊家坐莊的行業平均利潤,如果低於這個利潤,則很多莊家將會退出這個高風險的行業。


另外一個問題,莊家在拉高的過程中,莊家的成本如何變化?


是不是也一路增加?
這個不一定,同樣的道理,如果操盤手的水平較高,莊家的公關和消息發佈比較到位,在拉昇的過程中有相關的利好宣傳配合,即使拉高的高度達到了100%,莊家的持倉量是可以減少而不是增加的,拉高過程中沒有增加持倉,但還是會增加一些成本。
舉個例子,(其中不考慮10%的漲跌板限制)某隻股票在拉昇過程中,第一天買進100萬股,價格是9元,第二天賣出100萬股,價格是10元,看起來是賺了100萬元,但實際上在有些情況下是需要莊家高買低賣的,千萬不要認爲莊家總是在低位買了高位賣,很多莊家當天從8.5元拉到10元,然後從10元跌到8.5元,在8.5元漲到10元的過程中,很多股票都是在9.9到10元之間買的,然後在跌回來時要出貨,
當天不能增加持倉量,出的時候很多是從8.8到8.9元之間出的貨,實際上就是莊家在做倒差價,才能使市場的人繼續跟進,所以有些時候股票在底部放量,真實的原因是莊家在賣,散戶在接。
一般來說,莊家在高位賣出,低位再護盤這種情況不多,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般股票都做得比較綿軟。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