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自製台灣優質30ETF

Never lose money wrote:
其實很多老一輩都是利...(恕刪)


其實打拼一輩子退休後的長輩不去計算投資報酬率也沒什麼,他們開心就好。

但如果是陳述投資零成本這件事就不一樣了。我前面的回應也提到,許多散戶相信有零成本,導致高估自己的投資報酬率。

投資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如果看著快樂錶而對未來資產有錯誤的期待,影響的除了自己更有家庭成員,尤其是子女的未來。是應該慎重再慎重。
sgxm3 wrote:
其實打拼一輩子退休後...(恕刪)

你太嚴肅了⋯⋯
反正有錢就是存股 領息就是花掉
不知道怎麼花錢 沒什麼想特別想花的才是真正的痛苦😖
2021 全力VT
MBUSA wrote:
女王前幾週也是被她的理專鼓吹到存了幾筆儲蓄險還有定存
心裡想想,她覺得安心就好...(恕刪)


這個觀念若不趕緊改變以後會很辛苦喔,除非您是年薪300萬以上的族群就另當別論,定存長期而言是穩賠不賺!只是溫水煮青蛙大家都不自覺而已!近幾年來的儲蓄險也差不了多少

參與資本市場讓一流企業幫你打工
窮者越窮(定存)富者越富(投資)
怎麼做?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買進0050並長期持有,就能享有台灣前50大的公司幫您賺錢,加快累積財富的速度,有年化6%以上的報酬率

推薦大家去看厥又上老師的新書:
為什麼你的退休金只有別人的一半?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35976
我自己買到54檔 只能說自己買自己領 自己知道
配息 配股子股孫 紀念品 抵所得稅 免健保稅
重點..穩賺的股息

雖然賣了1/2的持股 把資金轉到月配息基金
但最終還是會再分散回補股票

5%所得稅率時 分散的股票最好
12%所得稅時..試試分散挑幣值爛的月配息基金吧
客家阿源 wrote:
這個觀念若不趕緊改變...(恕刪)

我大約有近三千萬放在儲蓄險
最快可出場的是二年後 唉 真是想一頭撞死

樓主方便透露數字安慰一下我嗎?
我也不知道你是誰 應該沒關係吧
純粹網友之間取暖
2021 全力VT
xpotter wrote:
我大約有近三千萬放在...(恕刪)


跟你的差不多,不過約2200w明年12/1日解套比你早,其餘還要兩年多,希望明年底崩盤剛好可以撿便宜,崩盤後的首選名單已經準備好了!
sgxm3 wrote:
其實打拼一輩子退休後...(恕刪)


閒聊一下好了,不然我潛水10幾年都沒存在感。
我45歲退休,現已2年半,人生才要正要開始,不服老

講到子女,為了不要讓她跟老爸一樣,掉入社會安排好的陷阱(考國立大學,進前3大公司,然後每天為錢工作,什麼是財商,年輕完全不懂)

所以希望小孩長大能找到自己的興趣而工作,不要跟他老爸一樣為錢工作

我用去年股利幫她開了一個新戶,但不會讓她知道
客家阿源 wrote:
跟你的差不多,不過約2200w...(恕刪)

明年看你先表演了。
謝謝您的開誠佈公
同是天涯淪落人
乾杯!

此外我作法是先定期定額每月慢慢加減扣一點以免一直在等待 最壞狀況依舊白忙
畢竟看回不回直上二萬也不無可能
但等到急跌就加碼衝
2021 全力VT
l_hungting wrote:
閒聊一下好了,不然我..講到子女,為了不要讓她跟老爸一樣,掉入社會安排好的陷阱(考國立大學,進前3大公司,然後每天為錢工作.(恕刪)

你的狀況跟我好神似
只差在股票那邊的巨大差距了

子女那邊我的看法比你更超然
我甚至認為誰說非要工作不可?
一輩子遊戲人間 只要經濟夠支援
自己開心也無不可
當然啦 如果工作很開心那就做吧。
總之我不認為一定要成為人上人出人頭地才是贏家。

如果我女兒以後像隔壁樓阿花教主那樣天天慢跑照顧老爸老媽 勤作家事也非常好。
一般世俗之人還非要子女去證明自己,人生就這幾年 有什麼好證明的?自己很想做自然就做。
不要賺錢賺到後來不會花沒想要花就好...
2021 全力VT
我海外股息這三、四年來,
每年大約領四百萬
綜所稅稅率沒超過5趴過,
有時還0稅率

秘訣,投資美股,港股,新加坡reits
最低稅負制670萬這個東東。

無薪假裁員風 wrote:

5%所得稅率時 分散的股票最好
12%所得稅時..試試分散挑幣值爛的月配息基金吧...(恕刪)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