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nnamon coffee wrote: 要學美國的話,就更乾脆的一點,廢除證交稅,課徵證所稅,持股18個月以上才有證所稅減免...(恕刪) 1. 持股12個月以上享有資本利得稅率減免。2. 美股交易的手續費是按照成交的委託單筆數去計算,而不是按照成交量去計算。
sunnymay0526 wrote:跟20年前相比,薪資水平無成長,以前是訂單追著人跑,各行業都缺工,找人加班,而且現在物價又被拉抬好幾成,要年輕人不消費,去投資股票,那整體產業死更慘。(恕刪) 沒這麼悲觀 ,政府正在做產業轉型幾年後會有綜效出來
Qantas133 wrote:沒這麼悲觀 ,政府正在做產業轉型...(恕刪) 這是我聽過最好笑的笑話了~~用表姊姪子安插官位~~用小英基金會董事安插北農經理年薪250萬~~瘋狂燒煤發電~~用律師當金管會主委~~如果這叫產業轉型~~難怪郭董持續減少台灣投資轉往美中...如果這叫產業轉型~~聰明的高中生為何棄台大首選星港中大學...
要養小孩/老婆/車子/房子/父母...,還有錢買股票嗎??算算一個月隨便至少也要個六萬才能生活怎麼還有$$買股票,股票是留給法人/基金炒作用的,或有一定存款者比較好,還是買基金一個月3000元壓力比較小.還是不要害年輕人去買股票比較好.
為什麼要鼓勵年青人買股票? 我不懂今天這個立委是被"分配"到財金委員會,所以要金管會應訂KPI,讓年輕人買股占比成長5%到10%如果今天他被分配到教育委員會,是不是這個責任會變成教育部應訂KPI,讓學生學習怎樣買股票?所以到底為什麼要年青人買股票? 這對國家有什麼好處? 我們的退休金已經被強迫要送去護盤了還不夠唷?感覺這種立委真的是沒事找事做,丟些沒營養的東西然後結論就是給你一個月做報告給我
pigstand wrote:1. 持股12個月以上享有資本利得稅率減免。2. 美股交易的手續費是按照成交的委託單筆數去計算,而不是按照成交量去計算。 手續費本來就有的,這由各券商自行決定金額,但美國是沒有證交稅的我所google到的資料,美國是以18個月做區分,持有時間低於18月算年度所得,高於18個月算資本利得。難道說規定有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