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國內外人工智慧(AI)及機器人ETF,追蹤與討論

vu84vu wrote:
玉山證券。我個人沒買,是家人買的,...(恕刪)


了解了,謝謝v大!
反正這個趨勢應該是蠻長的,未來再買,或是定期定額,應該也不錯 也是想說這次買一點 以後再慢慢買

也謝謝E大分享的鉅亨網文章,個人對於AI晶片也是蠻看好的,覺得有段不錯, 給大家參考

---------------
富邦證券預估,2020 年到 2025 年人工智慧的應用市場規模將以 38% 的年複合成長率達到 2,300 億美元水準,尤其 AI 半導體晶片產值,將由 2016 年的 8.7 億美元成長至 2025 年的 702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高達 62.9%。其中,又以車用的 AI 半導體比重最高、其次為深度學習、語音辨識及相關應用記憶體。

人工智慧技術之一的機器學習,主要是利用神經網路中的處理晶片來負責數據運算、函數推導的主要重點,也因此,處理晶片的效能技術更是未來相關廠商重要的勝負關鍵。

AI 終將從雲端下凡 邊緣運算正拔地而起

進一步了解 AI 處理晶片,主要分為 CPU、GPU、FPGA 及 ASIC 四種,依特性與使用目的不同又可區分為「雲端運算」與「邊緣運算」。

「雲端運算」需要處理龐大的數據,加上需要長時間的運作,晶片需求特性為功耗較高,整體效能佳,以 CPU 和 GPU 為發展主流,主要應用在資料中心與超級電腦上,目前為 Google、Nvidia、Intel 等國際大廠聚焦的重點。「邊緣運算」主要應用在自駕車、智能家具等終端裝置上,對於耗電量與晶片體積具有較大的限制與要求,當前以 FPGA 與 ASIC 為主要發展的晶片。
---------


印象中目前國外的那一檔ROBO, 就沒有投資AI晶片股
isboy2 wrote:
了解了,謝謝v大! ...(恕刪)


另外,人工智慧產業的產值預估自2016-2025年將成長57倍達到368億美元。而國際數據資訊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表示2016年全球機器人採購金額為915億美元,預估到2020年,採購金額將暴增到1880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上看20%。

ETFollower wrote:
也分享一個訊息看起來...(恕刪)


筆記!
看起來富邦也推薦投資AI ETF!
但希望能來個區塊鏈ETF,會不會比較有趣一點??

https://www.taiwannews.com.tw/ch/news/3438272

「2018年富邦投資論壇」於今年邁入第十二屆,今年針對最熱門的討論話題人工智慧(AI)邀請英特爾(Intel) 與聯想(Lenovo)兩大產業巨擘,就AI議題發表演說,讓投資人能更深入了解AI未來的趨勢及走向。富邦證券表示,於論壇中業界專家對於AI提出了各自的觀察與剖析,尤其是針對醫療、車載及消費應用等領域的發展潛力,抱持著相當正面的看法,該等領域之商機前景備受期待。

近年科技業的新興熱門議題不斷,包括雲端運算、大數據、區塊鏈、量子運算等,而AI更無疑是目前各大科技產業都看好的一項。AI不算是一個全新的技術,卻在近年才高速發展,其主要原因之一即在於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演算法帶來的突破。舉例來說,早期在發展影像辨識時,機器的誤判率還在30%左右,透過深度學習技術,目前的辨識率已達97%、遠超過人類能辨識的水準;同樣的,在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後,目前機器對聲音的辨識率也由早期不到80%提昇至高達99%的水準。

其中,英特爾認為Caffe、TensorFlow、CNTK等Framework平台的開放,亦是成就AI的重要關鍵,隨著各種Framework的開放,業界已無需再投入巨額的成本與時間自行開發演算法訓練神經網路。AI發展初期主要由雲端運算主導,但在網路頻寬、通訊延遲、資料安全等限制因素下,AI邊緣運算(edge computing)也隨勢興起,目前各大科技廠商亦有相對應的軟硬體推出。對台灣業者來說,更應把握機會,考慮如何利用這些現有資源與工具,加速導入實際的AI應用。

而在眾多AI應用中,醫療是英特爾最看好的領域之一。目前數據已顯示AI在辨識圖像和音頻中的複雜模式方面非常拿手,且表現比人類更好,另外也看到許多國際科技大廠紛紛舉辦AI競賽,希望透過深度學習,能夠用機器輔助子宮頸癌、肺癌的檢測與診斷。在全球步入高齡化、長照人力明顯短缺的情況下,相信未來AI在醫療及長照的應用會更顯重要。

本次參與論壇的聯想則以電影「AI人工智慧」中的經典台詞-「雄獅流淚、美夢誕生」,帶出了對於AI長期發展的願景,其實, AI發展已有六十年歷史、也經歷過幾次寒冬,直到2012年因ImageNet的比賽才讓深度學習重回學界視野,而本波AI熱潮之所以再現,主要是受惠於大數據興起、高性能的運算能力、以及更好的深度學習演算法等三大動力的推動。為避免寒冬再次來臨,產業界對於AI技術的本質和價值應有正確的理解,並將其變化應用於實際的開發,如此AI的發展才能更為長遠。
yingju608 wrote:
is板主大 如果您...(恕刪)


謝謝y大熱心分享阿!

isboy2 wrote:
看前天報紙寫到,證...(恕刪)
好奇請問一下
看到
英業達 這間公司
好像看到 ai 5G5 之類的新聞
是否有未來是否有潛力呢?
股票買就跌.賣就漲停損就噴漲 股市在走賺錢沒有 虧錢緊跟著我 買股票不要想賺多少錢 要想會虧掉多少錢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