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73

關於陸股ETF (part2)

剛瞄一下上證指數線圖
日線20日乖離率日趨上升,已是一年內第四高(我用免費軟體日線只能看一年內)
周線目前與240周均線相距約90點,20周乖離已是四年內第三高
唯一的優點是目前幾週的成交量明顯大於去年二月創下2443高點的成交量

以這樣的成交量,"應該"有可能會突破240周的壓力線,但會第一次碰觸240周均線就突破嗎?我也不知道。

我是想接近240周均線時先跑一趟再靜觀其變。

以上純屬猜測,若有投資責任自負。



0061
從去年12月開始慢慢買

最低成本11.43

這兩個月陸續有出

目前平均成本12.05 小赚幾萬12.59%

我是看滬深300 這樣對嗎?
我曾經投資寶滬深賠錢出場(好險張數很少)

但定期定額和單筆購買中國基金都一直有獲利,很適合我這樣不懂投資的人

2011年4月開始定期定額的貝萊德中國,去年曾兩次獲利十幾%部份獲利了結先出,續扣、低點就加扣,目前約21%。

另外單筆的富達中國聚焦基金,去年獲利20%時出了一半,前陣子25%時出了一小部分,目前剩餘的部分獲利31%,要抱緊點。
ETF本質上也是基金。只不過,
1.ETF持股就是指數成份股,基金持股則由經理人決定。
2.ETF是在股票市場買賣,基金則是跟資產管理(投信)公司申贖。
兩者都是一籃子股票,但籃子裡的東西(持股)有差異。

不管是ETF或基金,都跟股市大盤息息相關。
基本上,大盤漲,ETF/基金都會漲。反之亦然。
所以,進出場時機是ETF/基金投資最主要的盈虧關鍵。
盈虧不在於你使用哪樣工具,而是在於你進出場時機。

一般而言,投資就是兩回事,一選股,二擇時。
投資ETF/基金,選股就不用煩惱了,指數編製者/基金經理人會代勞。
但擇時(選擇進出場時機),還是要投資人自己決定。

兩者比較,
ETF的優勢在於內扣費用較低。但是,
ETF最被垢病的就是,買賣太方便了,誘使頻繁進出,徒增交易費用。
各有利弊,沒有誰好誰壞,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
滬港通出台
10月之前,陸股一般來說都是比較安全的
ayz847 wrote:
ETF本質上也是基金...(恕刪)


謝謝ayz847大的解釋[

既然是長期底部~那就別看月線了吧~

有貨的人看看季線如何~?


當然現在才介入的停損用季線風報比太大了~~

現階段對我而言抱0061比台股任何一隻都還要安心!!

12塊慢慢介入~初期漲太快13以下建倉不多的小魯蛇~
有本書提到:光看引擎蓋而不看前方道路是開不好車的。既然是買etf 當然是要看好長期趨勢,看月線,投資要放個至少一年以上,trend 對了就會有大獲利。
006207 最近幾個月漲跌還蠻大的

都在13~15元 來回好多次

看大家討論的氣氛

好像要往上衝了
151515151515151515
  • 147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7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