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扣一個級距,因此從去年開始規劃投資債券。只要美金定存到期就直接買台灣發行的債券基金,台幣定存
到期也轉買美金買台灣發行的封閉型債券基金。不期望大賺,只要能夠強過定存,而且獲利不會一不小心
推升所得級距,增加被國稅局扣稅的金額就好。
個人覺得海外債券型基金適合我的原因是
1海外所得600萬以內可以不用扣稅.不被扣到稅是很重要
2穩定就好.一年能有3%以上的獲利我就很滿意
3全部的錢幾年內幾乎都不會用到
我也發現債券型基金很適合我的屬性
至於為什麼買基金
因為每天賺錢沒空理會各家的債券的詳細情況
給專業經理人操作也許比較好
銀行給我優惠只收我的手續費0.35%而已
好像S打大以前有蠻大的部位在股票上,
我比較好奇的是,
現在還有多少的比例放在股票?
S大海外債基的部位佔資產配置比例?
會這樣問,
是資金大到一定的程度,
在銀行買基金,
長期來講我是覺得不太划算,
除了收續費外,
每年還要被剝削近20趴的獲利
貢獻給基金公司。
SPRINGPOWER wrote:
個人覺得海外債券型基金適合我的原因是
1海外所得600萬以內可以不用扣稅.不被扣到稅是很重要
2穩定就好.一年能有3%以上的獲利我就很滿意
3全部的錢幾年內幾乎都不會用到
我也發現債券型基金很適合我的屬性
至於為什麼買基金
因為每天賺錢沒空理會各家的債券的詳細情況
給專業經理人操作也許比較好
銀行給我優惠只收我的手續費0.35%而已...(恕刪)
好像S打大以前有蠻大的部位在股票上,
我比較好奇的是,
現在還有多少的比例放在股票?
S大海外債基的部位佔資產配置比例?
會這樣問,
是資金大到一定的程度,
在銀行買基金,
長期來講我是覺得不太划算,
除了收續費外,
每年還要被剝削近20趴的獲利
貢獻給基金公司。
SPRINGPOWER wrote:
個人覺得海外債券型基金適合我的原因是
1海外所得600萬以內可以不用扣稅.不被扣到稅是很重要
2穩定就好.一年能有3%以上的獲利我就很滿意
3全部的錢幾年內幾乎都不會用到
我也發現債券型基金很適合我的屬性
至於為什麼買基金
因為每天賺錢沒空理會各家的債券的詳細情況
給專業經理人操作也許比較好
銀行給我優惠只收我的手續費0.35%而已...(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