恬適大最近發這些文,敢上車的應該都賺超過30%了,真是造福鄉民啊!
Btw,我是來京都跑馬拉松,所以漫遊成docomo啦,跑跑就回,每晚還是要守在電腦前為提早退休努力

supertakuma wrote:
劍大...經由您的敘述...其實大家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只是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舉個假設性的例子說明...
槓桿型ETF一般持有幾天到半個月最洽當,就假設"半個月"為最恰當...超過半個月為不恰當
今天哥哥有20萬元,然後拿其中的10萬元...叫弟弟幫忙投資...
後來哥哥拿10萬元去買RUSL,15天後賣掉...無論賺賠...屬恰當
好死不死 哥哥賣掉的時候 第第拿了10萬元 也買進RUSL 打算持有半個月...屬恰當
(假設哥哥每股賣50元 弟弟剛好每股買50元)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同等於哥哥的10萬元 買進RUSL 卻持續了1個月...瞬間變成不恰當了...
有這個迷思存在著...小弟並非踢館...純虛心求教...
supertakuma wrote:
劍大...經由您的敘述...其實大家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只是有一種奇怪的感覺...我舉個假設性的例子說明...
槓桿型ETF一般持有幾天到半個月最洽當,就假設"半個月"為最恰當...超過半個月為不恰當
今天哥哥有20萬元,然後拿其中的10萬元...叫弟弟幫忙投資...
後來哥哥拿10萬元去買RUSL,15天後賣掉...無論賺賠...屬恰當
好死不死 哥哥賣掉的時候 第第拿了10萬元 也買進RUSL 打算持有半個月...屬恰當
(假設哥哥每股賣50元 弟弟剛好每股買50元)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同等於哥哥的10萬元 買進RUSL 卻持續了1個月...瞬間變成不恰當了...
有這個迷思存在著...小弟並非踢館...純虛心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