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盤」這是很多人常聽到的名詞。那麼,到底什麼是洗盤?主力又為什麼要洗盤?對於主力來說,在市場對特定股吸收到有一定掌控能力的籌碼後,必然會有低檔散戶跟單及原有高位套牢的籌碼。對主力而言,這些就是「浮額」,在未來拉升的過程裡,會阻礙未來股價的掌控與推動,所以必須做打壓這些浮額的動作。總結洗盤有3個目的:1.清洗底部跟單的籌碼;2.前波高位套牢的籌碼;3.主力在洗盤時,利用高出低進手法,拉大散戶與主力的持股成本。
所以洗盤,就是主力為了將未來不安定的籌碼清洗出來,讓這些浮額提前下車,但是要怎麼讓這些浮額願意退出呢?主力的一般手法便是製造出貨的假象,利用誤以為出貨的黑K線與大量的恐慌型態,讓散戶認為主力是出貨的行為,看見股價爆量大跌,散戶因為害怕獲利萎縮或虧損,自然在震盪行情中將手上持股賣出,如此主力便達到清洗浮額的目的。
主力對1檔股票的籌畫,必然在底部介入,所以必須歷經「進貨階段」,因此建議投資人應該避免摸底的企圖。主力介入標的股往往在底部吸籌將近半年左右,因為人氣退潮後,相對低檔區的成交量相當少,主力只能利用時間換取空間,偷偷地吸收籌碼。所以我們可以等到股價突破前期最後一個起跌點(技術面名詞:末跌段高點)之後,在技術面「空翻多」時,再來追蹤即可。
主力操作股票的週期,其實並沒有如投資人認知的短,而在波浪第一波初升段的拉升後,接著便進行第二波拉回後的盤底過程,這個階段主力便必須做出止跌的動作,一般第二波拉回的規畫,最好在第一波回檔的2/3附近進行。
之前的股價行進路徑都是主力與內圍的行為,到了第二波盤底階段,主力便會開始打出第二波突破前的底部型態,這段的走勢一般是主力與第一波外圍主力拉抬,外圍在這個階段才開始介入,所以這裡便會出現脫離第二波短線底部區的「底部洗盤」。如圖1這個位置可以理解主力的目的是為了清洗跟單,因此不會過於激烈。